讀了朱曉平的微教育,收獲頗豐!現梳理如下:
改變的觀念:
1.靜心才能清醒教育
2教育是個人修行,不斷覺察自己,使自己更加圓滿的過程。需要透過每天的點點滴滴來實現。
3教育包括人格教育和價值觀教育
4教育就是輸入和輸出。有怎樣的輸入就有怎樣的輸出。
所有的經歷都是一種輸入。所有的輸入都是教育。環境就是課堂。
5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孩子都有影響,都是教育。一點一滴都是教育,一言一行都是教育
6一個不經意的改變,也許就會改變一生
7孩紙在不知不覺中接受語言教育。語言中透漏著思想,父母對孩子說的話,傳遞德不光是語言本身,更是一種人生觀和價值觀。
8很多時候,我們想直接去解決孩子的問題,而忽略了問題出現的原因
9只要帶著覺察的心,處處是教案。只要帶著啟發的心,處處都是學校。
教育的智慧就是明白在什么時候用怎樣的話指導孩紙!
10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照亮自己才能照亮別人!
11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所有時間都在做教育。
12當我們認為知道的東西就不用學習的時候,那我們還沒有搞明白智慧究竟是什么!
因為知道的東西沒有用,只有做到的東西才能夠帶來真正的益處,而做到先要從覺知開始!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覺知的過程!
13教育是一種選擇。教育沒有對錯,而是一種選擇。
選擇不同,教育的結果完全不同。
14
15每一句話都是教育,每一件事都是教育,每天信息都是教育。
16父母的話不斷重復和堅持,孩子的潛意識中就會慢慢地形成這樣的認可。一旦潛意識發揮作用,它的力量是顯性意識的數萬倍以上。
17每天寫日記,帶著思想寫日記
18
19自己的孩子都是自己的教育成果。
20從細微的小事中去感覺一個人
22微信資本是我們被別人選擇的原因。能力,品德,禮貌,謙遜,熱情資本
23學校教育給出的更多的是知識,而家庭教育給出的是性格,習慣和價值觀!
2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5種子繼承了原先大樹的基因,環境對于小樹苗也很重要,外力的及時引導也很重要,護苗人每天帶著快樂的心情,欣賞著小樹苗的茁壯成長。種子好比父母德基因。樹根好比父母的教育,父母的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土壤水分和陽光好比孩子成長的在外環境。
26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
這些潛意識中產生的隱形的內在誓言,常在當事人處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時對結果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孩子因為沒有獨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便會模仿自己最熟悉的父母的言行,久而久之,就無意識地把早期父母的生活模式帶到了自己成年后的生活中,并且自己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很多人沒有經過學習,并不了解原生家庭對于自己有著如此大的影響。
27父母的智慧從哪里來?從父母的自身學習和成長中來。只有自己具有了智慧,才能用智慧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28知識層面的東西可以讓孩子通過學校等渠道來學習,而父母更多地要給孩子心理層面和智慧層面的東西。
29孩子的教育,需要從父母的自我教育開始。
30孩子調皮恰恰是我們指責和打罵的結果。如果我們從源頭上解決,不從控制自己的情緒開始,這樣的結果只會越來越惡劣,甚至到了青春期或者某一天會爆發。
31一個好的環境勝過百種絞盡腦汁的技巧。
32首先,掌握環境的度很重要。樹苗的生長需要適宜的環境。不是給孩子家長們自己認為的最好的環境,而是給孩子最適合的環境。其二,不僅注重外在硬件環境,更要注重內在心里環境。還要給孩子自由的生長空間,并給孩子鼓勵和支持,需要的幫助的時候給予幫助和呵護。
33.不光是父母創造的環境,孩子周遭的一切,都是孩子的環境。環境中的營養和垃圾,會被孩子無差別地汲取,然后輸入自己的體內。
34家庭周圍的環境也很重要。學校環境,媒體得環境,社會的環境都很重要。
35永遠無法靠抱怨解決,而是需要每個人一點一滴地行動起來。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