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原文
用 woop 思維來克服拖延癥
有一位心理學家 加布里埃爾·厄廷根發明了一套能夠增加執行力的思維方式。 過程大概需要十幾分鐘,卻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益。
W(wish): 愿望或心事。
放松,深呼吸,想一個你打算在當天、本周、本月、本年之內要達成的愿望,并把它寫下來。
O(outcome):結果。
你實現愿望或解決心事后的最佳結果是什么?盡量生動形象地想象達到這個愿望以后的經歷和感受。
任思緒馳騁,不要有顧慮。不要著急,慢慢來,要是喜歡的話,可以閉上眼睛。
O(obstacle):障礙。
有時候事情并不像我們預想的那樣順利。找到那個妨礙你達成愿望、解決麻煩的最嚴重的、內心的障礙。
這個障礙可以是某種行為,某種情緒,某種觀點,某種習慣。重要的是,這個障礙是阻礙你行動的真正原因,而不是表面現象。這需要你對自己的行為有深入的了解和剖析。
P(plan):計劃。
要克服或規避這個障礙的話,你能怎么做?
想一個最有效的那個想法或行動,將其牢記于心,然后想一想這個障礙下次出現將是在何時何地。接著制訂一個“如果……那么……”計劃:“如果障礙X出現了(何時何地),那么我就采取行動Y。” 然后將這個計劃重復一遍給自己聽。
I 復述原文
從這個片段我們可以學習到心理學家加布里埃爾·厄廷根用來客服拖延癥的執行方法,簡單概括就是woop思維方式,具體分為這4個方面:
W (wish): 愿望或心事。
寫下想要在一天,一周,一個月,一年或者一段時期內完成的一個夢想或者目標。
比如一個月想讀完3本書;
O(outcome):結果。
想象自己實現愿望或解決心事后的最佳結果是什么?
如讀完3本書后掌握更多知識,可以在和別人談話中有更多談資,話題,說不定分享的那本書真是對方尋找已久的。
O(obstacle):障礙。
在實現愿望和目標中也會有很多挑戰,比如某種行為,某種情緒,某種觀點,某種習慣會阻礙我們的前進。
就拿看3本書來說,每本起碼200多頁,30天平均每天閱讀量超過20頁,如果有事情打擾或者加班,或者最近老板要自己完成一個短期就要出結果的任務,事物繁雜,都在為這個項目提心吊膽,生怕讀書耽誤了項目完成時間,那每周3本書讀不完怎么辦?
P(plan ):計劃。
要克服或規避這個障礙的話,自己能怎么做?想一個切實有效的行動計劃,并在執行過程中調整和提醒自己。
比如知道近期工作有占用自己更多時間的情況,可以調整作息,每天早起40分鐘做完閱讀時間,如果項目的deadline非常明確,那可以減少在項目時間內閱讀的頁數,比如10頁,之后幾天相應增加數量來補充前面拉下的,提醒自己每天保持閱讀習慣,哪怕5分鐘也很好,養成習慣。
A1 聯系自己過往的經驗
一個月前,因為天氣漸漸冷,飲食增多,就想制定一個運動的目標,但是自己又懶得動,后來就下決心給自己定了一周至少運動2次的目標,室內室外都可以,運動時間不做嚴格要求。想到一直有運動習慣后,就不擔心自己吃得多消耗不了,還是可以保持身材,又可以吃好吃的。執行過程中,發現自己還是會拖延,懶惰,不想動,提不起動力運動。之后想了個辦法,一個人確實很難自律,就在微信朋友圈發了個帖子,有誰想運動又想監督的舉手,結果真的有2個朋友舉手,于是我們就建了一個微信群,設定群規則,一周至少打卡2次,沒有做到的群內發紅包。之后這個群里的小伙伴每周也能至少保證一次運動。
A2 規劃下一步行動(小提示:按照原文步驟制定一個克服拖延的具體行為的計劃)
W:近期給自己定了一個是每月看關于溝通提問、領導力方面的書3本和每天學英語的目標;
O:能從書中提升自己的溝通和傾聽能力,能有效的幫助團隊的伙伴處理一些問題,對于英語學習增加自己的詞匯量和語感就能更好的看些英語讀物;
O:每天20頁可能需要1小時時間,工作忙的時候做不到集中讀,英語單詞可能會遺忘;
P:1.首先1月4日加入了“薄荷閱讀”英語讀書計劃,公眾號每天會推送6-8分鐘英語短片,閱讀結束有習題練習,也有每日詞匯量回看;2.提醒自己每天看書頁數20頁左右,可以利用早起,地鐵,等人的零散時間閱讀;3.加入拆書幫拆頁訓練營,運用學習的拆頁方法把書中對自己有幫助的部分做成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