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天下班比較晚,背著包往外走,一個和藹的阿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她抱著飯盒,笑瞇瞇走向保安大叔。
兩個人見面絮絮叨叨。從眉眼里看,保安大叔和阿姨年輕的時候應該是男貌女才。
大叔開心地坐下,打開飯盒。聞味道,有時候是湯飯,有時候是抓飯,有時候是米飯菜。遇到下雨天,阿姨抱著飯盒到我們單位的打印室,那里有微波爐,稍微熱幾分鐘。
大叔吃的很開心,阿姨訴說著一天的家常。走近聽到阿姨說:超市的四件套打折了,剛好碰到就買了一套。保安大叔聽著,吃著,咯咯笑,從不批駁。
從他們的相處方式看得出:一個人愛說,一個人愛聽。你說我笑,竟是如此美好。你犧牲了跳廣場舞的時間,只為給我送一頓熱騰騰的飯菜。
2.
5年前,一邊實習,一邊考研。實習單位離外婆家很近,坐車只需要15分鐘。
那時候去外婆家是線路車,要湊夠人才走。路上下起了雨,天色也黑了。我借著手機光走進了外婆家的小院。臥室熄燈了,我想外公外婆已經睡了。
輕輕推開門。外婆問:誰?我說了我的小名。
外婆說:我的寶貝孫女來了。說著就披上外套起身開燈。那時外婆68歲了,起身之后,外婆夾了幾塊煤放進爐子里。不一會兒功夫,小房子變的很暖和。喝著熱氣騰騰的茶,身體暖和多了。
外婆給我炒了一盤牛肉粉條,青椒放的很足,味道偏辣。香噴噴的一大盤菜放在我的面前。才意識到自己餓了。外婆看著我吃完一整盤菜,笑著問我實習的情況。那一頓飯很難忘。
去年外婆離世前一個月,那天晚上,聽說我要去,炒了雞肉。一進家門就聞到香噴噴的味道。外婆看著我吃,吃完我幫外婆洗碗。
我們互相依偎著,笑著,靜默地坐著不肯分開。很久以后,當我走出失去外婆的痛苦后,我突然很感激我們的最后一面是這樣結束的。
3.
一個聽來的故事。
家里有個叔叔的事。90年代初到省會城市求學。每個月生活費緊巴巴的。不敢吃好一點的飯菜,因為手稍微一松,月底就會過得很慘。十七八歲的男孩子,正是骨骼發育的時候,饑餓感不請自來。
有幾個月,家里打錢打的很少。叔叔就算每天吃饅頭,也只能撐到月中。叔叔不好意思問家里要錢,因為他太清楚家里的情況了。他要的多一點,家里就揭不開鍋了。
叔叔放學后趁別人不注意,撿了食堂不要的菜和土豆,沖回宿舍,拉了窗簾,把土豆切碎放進鐵飯盒,倒上開水。正準備下口,叔叔當時的高中班主任推門而入,看到叔叔這么吃,心疼壞了。班主任去學校食堂買了一份飯菜,又給叔叔買了夠吃幾天的白饃饃。叔叔和著眼淚吃完了那頓晚飯。
我們會遇到很多人。也許只有少數人惦記我們是否吃了晚飯。
想起電影里,湯唯沒有選擇給她買名牌包的老鐘,選擇了那個每天早晨愿意為她跑幾條街買油條的木訥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