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性太強,不一定是好事
? ? ? ?我們活在一個看重結果和成績的時代,我們總覺得,只有從一開始就瞄準了獵物,才不至于迷失方向,不至于功虧一簣一敗涂地。
? ? ? ? 我認為目標堅定自然是好的,但目的性太強就不一定是好事了。做事如此,做人亦如此。
1
? ? ? 阿蘭再次向我抱怨她相親對象的各種奇葩表現。長得太丑,身高太低,甚至,牙齒不夠整齊不夠潔白,學歷不高,家境一般,等等。這所有的挑剔讓我想到了阿蘭的前男友。其貌不揚家境一般的小伙子,阿蘭卻曾經愛得無法自拔。我問:“那你曾經愛過的人不也沒有符合你的各項要求嗎?怎么就愛的那么深?”阿蘭想了想說:“因為我們認識那么久了,我只把他當做朋友。做朋友你知道的啦,不會要求很多,只要彼此真心相待就好了啊?誰想到,以后竟然慢慢愛上了。”可分手后,步入相親大隊的阿蘭,卻一直也無法開始一段新感情。我們幾個好朋友笑著聽她講各種趣事。發現,她總會把第一次見面時,對方無意的小細節進行無限地擴大。比如點菜時對她有些疏忽,她就斷定這樣的人做老公以后肯定不能遷就自己,不可以。比如人家工作比她稍微差一些,阿蘭就覺得,我找老公怎么可以找一個這種工作的人呢?
? ? ? 是的,如你所見,阿蘭每一次相親,都會清楚地提醒自己,我在相親,我在找一個讓我放心的,共度一生的人。
問題就在于,阿蘭的目的性太強了。她用所有的標準來測評一個初次見面的男人,不把人家嚇壞才怪呢。
2
? ? ? 交朋友也是如此。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朋友最重要的是投緣。我一直都在說,我們很忙,忙到沒有時間去認識不相關的人,忙到沒有時間去了解不相干的事。幾個人互相成為朋友,構成一個圈子。靠的是智趣相投,三觀一致,靠的是互相欣賞最真實的彼此。在一個新的工作環境或者生活環境中,強行逼迫自己去適應別人喜好只為了能夠更快地融入,是一種十分害己的行為。
? ? ? 我剛剛大學畢業的時候,在一所學校做英語老師。但是那個學校并沒有給我從小心目中教師的形象增添更多的光彩。稚嫩的我在那個所謂的老人很多的環境中顯得格格不入。有人教我怎樣把自己課堂上的問題交給班主任處理,教我我對于所謂沒有希望的學生就放棄管理,課余時間交流的是家長里短,是商場里打折的衣服。每一次我都無從插嘴。我也試圖努力,可我依舊不能融入那個圈子,只是交流我就會感覺非常枯燥。
? ? ? 后來我換了一個工作環境,很多事情竟然適應地驚人地順利。無論是和同事相處,還是平時的工作,都非常符合我的個人口味。就在今天,我還和同單位幾個姑娘一起聚會,我們可以交流工作,生活,感情,因為三觀一致,有著相似的經歷,交流起來毫不費力。
? ? ? 我考駕照的時候遇到一個叫娜娜的女孩。她并不聰明,卻是一個非常認真穩重又她是的姑娘。她做事認真的態度很快地感染也吸引了我,而她也非常喜歡我真實的孩子氣,自然而然地我們就成了生活中的好朋友。
? ? ? 最后你會發現,留在你身邊的人,好像都是不知怎么就靠近了,然后不知不覺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那樣一種存在。
? ? ? 而那些帶有目的靠近,三天兩頭想著請你吃飯的,也都在歲月的沖刷下沒有了蹤影。
3
? ? ? 我是一個目標明確的人,但我并不喜歡有太強的目的性。
? ? ? 也許,太注重最后結果的我們,會忽視沿途的美景。,
? ? ? 也許,忙于追求自我的我們,會無意傷害身邊的親朋好友。
? ? ? 目的性往往夾雜著排他性,所以它也扼殺了許多或許會更加精彩的機會。
? ? ??無論做什么,我更喜歡慢慢地來,心里想著,眼睛看著,默默地堅持,溫柔地追尋。
? ? ?如果一切成功都是一場耀武揚威地侵占,那何不拉長這個過程,讓結果來得更不經意一些。
作者:韓小小,90后姑娘,關于職場,關于生活,寫我所想,說我想說。
文章同步電臺:荔枝fm1266794初語電臺
新浪微博賬號:韓小小de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