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誰,只是路過你生命的甲乙丙丁,是每天與你擦身而過的“群眾演員”和時常見面的“特約出場”。
人生如戲,我卻唯獨演不好自己,因為從來不想做自己,成為別人眼中的那個人,是我與生俱來的使命。懷著這種堅持,不自覺地給自己加戲,還經常被嫌棄形象不佳,不該在近景里做太多停留。
有時高談闊論著改變世界,大多數時候都腳踏實地只看眼前。扮演自己這件事其實更像在一團沒有邊界的迷霧里聚精會神地尋找,靠著只到腳尖的視力范圍,蹣跚試探前方是懸崖還是高墻。或者在沒有燈的走廊,用手機僅有的燈光照亮鎖孔,摸遍全身才發現,沒有帶鑰匙出門。
如果上帝足夠仁慈,祂應該會在關上的那個門邊,留給我可以翻得進去的一扇窗,畢竟隔著密不透風的玻璃,看里面推杯換盞燈火輝煌,并不能稱之為希望。
我時常覺得生命的尊嚴在生活的壓力面前不值一提,可人還是要抱有幻想,你看枝頭的鳳凰正舉著火把替我把路照亮,所以才能繼續懷抱著期待,將保質期一再延長。
在我看來,夢想也許不是眼高手低的溫床,至少是一碗加了安定的雞湯,或者放多了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雞鴨血湯,邊吃才能邊由衷地覺得“還是生活最公平,有付出,就有回報”。
我們最深刻的一次交流,包含了矯情的試探以及煽情的告白。“你的夢想里有沒有我?”“你就是我的夢想啊!”問的人理直氣壯,答的人癡心妄想。
是溫飽以后的欲求不滿,還是饑餓難耐時的執念虛妄,人又是怎么做到一邊忍受著生活中的瑣碎艱辛,一邊還抱有實現它的憧憬,我無從知曉。
然而,我還是豁出了性命,演完了自以為最讓人揉斷肝腸的一場,過后,無比自豪地回身尋找你贊許的目光。不知道從什么方向冷冷飄來一句,“這條不錯,再來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