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去看了新海誠的新電影《你的名字》,但是對于新海誠并不了解,唯一能提起的也只有《秒速五厘米》,為了更好的理解《你的名字》,惡補了其他比如《她和她的貓》、《言葉之庭》、《星之聲》等等。后來又通過百度等強大手段,發現一直以來作為小清新少女心的代名詞的竟然是一位43歲的大叔。稍微震驚了一下。
電影里那些伴著晚霞的黃昏,宇宙與斑斕的星辰,樹葉與朦朧的雨水,城市與閃爍的燈光,所有的場景都像極了年少的夢,美好細膩不真實。而男女主角也像極了多數人的青春,要么匆匆錯過,要么難以啟齒,要么迫于現實,要么礙于距離,總之大部分結果都是擦肩而過,不得正果。
《星之聲》中少年少女約定好上同一所高中,少女卻被選中作為宇宙戰士駕駛宇宙戰艦踏上了征程。唯一的聯系方式就是一部手機,可隨著空間與距離的拉遠,短信發出與收到的時間也逐漸變長,最后一條短信從外太空發出到到達地球,已經經歷了八年之久。在看到少女死訊時手機突然亮起。
“24歲的阿升你好,我是15歲的加美子,至今為止,有關于阿升的一切,我都超級超級喜歡”
新海誠說“很多時候橫亙在我們之間的巨大龐然的人生和廣闊無際的時間讓我們無能為力,這種憂傷絕望的現實,卻依然無法掩蓋心中互相想要接近的暖意。”
就像和她在一起,你懷念的有很多,春天柔軟的土壤,夏天舒服的云朵,秋天微微的晚風,冬天冰冷的雪花,上課的紙條短信,放學后的愉快和夕陽西下的浪漫氣息,全部的這些都懷念。即使現在她不在你身邊,回憶起這些來還會莫名的悸動。但是像喜歡你,以后的一切還想和你再經歷這樣的話無論如何也不能說出口了吧。只能把名字默默的在心里念幾遍。
像《秒速五厘米》澄田花苗最終也沒能對遠野貴樹說出喜歡你。櫻花飄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但是不知道自己到底用什么樣的速度生活才能趕上她。所以該放棄的還是要放棄。不是不喜歡,是隔的太遠太遠明白已經追不上。死心的瞬間和你愛她的這些年都變成過去,余生的路只好希望她能過的更好。雖然也會自私的想,希望她能記得你,哪怕一點兒也好。
也許少年心事就像新海誠講述的那樣,隨著《言葉之庭》里無法結束的雨季,淅淅瀝瀝穿過整個樹林,穿過一起躲雨的涼亭,穿過被雨水打濕的街道,穿過霓虹閃爍的夜晚,兜兜轉轉穿過了你見過的世界上的所有,但始終無法進入她的心里。那些平淡無奇的悸動,隱忍著的酸楚,冥冥之中的缺憾,無法開口的喜歡和始終伴隨的錯過,就像雨滴滲入土壤,最終都深埋心底。
此去經年,再回憶起來,只有《秒速五厘米》式的微笑和一句話:我的少年心事就是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