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捷徑,走的人太多,
也就不再是能迅速達到終點的坦途。
看了一位朋友的成長記錄,
也讓我獲益匪淺,
它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自己看不到的一面……
下面是摘錄:
記得自己2000年剛出來工作的時候,
也曾懷抱著掙大錢、成為企業家的雄心壯志,
也曾只憑報紙上看到的招聘廣告,就有一個一個公司的面試勇氣;
也曾每天拿著個展板,一個地一個地地跑著開展業務的執著;
然而,所謂的雄心壯志,在房東每月房租的催收聲中、每天大汗淋漓的擠公交車中、每天被人頻繁查暫住證中消磨殆盡。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沒有積累,
想在廣州這個一線城市混下去毫無希望。
最后,回了老家,一個四線小縣城,
老老實實參加當年城區鎮政府第一次面向大學生的招聘考試,
領著每月600來塊錢的工資。
沒有經驗從零開始,沒有多余的資金,
一個子一個子的攢著,
學歷不過硬,一邊工作一邊考著,工作技能就邊干邊學。
就這樣,拿到了本科畢業證的第一年就考上了縣區的公務員,
再拿到了碩士學位就被選調到了市直單位。
這樣一步一步走到2011,從一個四線小縣城搬遷到佛山這個緊鄰廣州,常住人口達800萬人的二三線珠三角城市(按國家標準常住人口700萬人以上即為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區生活,
那個擁有雄心壯志的自己,去了哪里!
何時被人遺忘!變為曾經。
更可怕的是被自己所遺忘和拋棄,
如沒有自信護持沒有行動的滋養花“獨自凋零”。
有多少人如這個朋友一樣能停下來反思自己,重新選擇要走的路——這也是一種幸運。
慧能講“頓悟”,你以為那“頓悟”就是捷徑嗎?
那一剎的頓悟是經歷了多少內心的反復叩問。
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才著成十翼以傳世;
老子言: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總是曲曲折折的,遇到阻擋繞彎而行,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再看莊子筆下的那些人物,游刃有余的庖丁,粘蟬的老者,哪個不是一萬次刻意練習才會有的道一般的技藝;
任何成果都需要積累,
任何積累都需要時間,而且必然需要漫長的時間。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大多數時候都不肯積累,不愿積累,甚至于不屑積累,為什呢?
因為人心浮躁,我們都希望通過最快的方法達到最理想的目標,總是喜歡速成,想要付出相對較少的時間得到較大的回報。
所以我們喜歡走"捷徑",也相信有捷徑,拼了命的去尋找捷徑,卻往往無疾而終。
1
洪荒少女傅園慧(我國女子游泳運動員)
在喀山拿到了第一塊世錦賽金牌。
記者采訪她的時候問她如何看待自己的成績,
傅園慧回道:鬼知道她經歷了什么。哪有什么洪荒之力,有的不只是多少個日夜備戰。
鬼知道那些成功的背后,需要多少個挑燈夜戰的復習,鬼知道那些光鮮亮麗的背后是多少次失敗的練習。
我們都習慣性的只看成功不愿意多往深處發掘,多看看別人的付出,多想想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捷徑
2
走捷徑如果用經濟學的角度來做對比的話,
可以比作追求性價比最高化。
性價比大家都知道是性能除以價格,
同樣的性能,價格越低,性價比越高;
同樣的價格,性能越好,性價比越高。
同理,走捷徑,
可以用效果除以付出來體現,
同樣的效果,付出越少,捷徑程度越高;
付出相同,效果越顯著,捷徑程度越高。
可是這樣的類比能成立嗎?
將捷徑用經濟學的角度類比,看似合理,
實則忽略了大前提:性能和價格都有明確的標準來衡量,可是效果和付出卻難以衡量。
每個人對于知識的吸收能力不同,喜歡的學習方法都不相同,追求的目標也都各有差異。
3
我們都經常出門,或步行或打車。以打車為例,當我們告知司機地點后司機會順口問一句:咱是走最近的一條路還是最快的一條路?你可能會納悶,最近的路難道不是最快的路嗎?
其實還真不是,最近的路雖然路程短,但是很可能是交通擁擠的路段,常常堵車,反而是繞了一圈走了更遠的路卻是最快到達目的地的一條路。
捷徑就如同那最短的一條路,如同一根獨木橋,大家都蜂擁而上,能順利通過的少之又少,捷徑往往共性太弱,并不適合我們大多數人。
少數人得益后的大肆宣傳其實是對我們最大的不負責任,但更多還是由我們急于求成的心態所造成。
世界上真的有捷徑可走嗎?
有一位哲人說過一句話:
任何一種心靈上的活動,沒有面壁十年的堅持絕對是找不到出路的。
所以這世界上從來沒有所謂的"捷徑",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捷徑,仔細想來與其說是捷徑,
更多是對規則深刻認識,對經驗總結后的實踐。
正如《婚姻保衛戰》里嘉賓曾說過:
人啊,不能老想著走捷徑,你以為你抄了個近道,弄不好是個岔道,一不小心就誤入歧途了。天上掉的餡餅也不能要,都是老天爺不愛吃才扔下來的,不定藏著什么硌牙的家伙兒呢。
所以啊,很多看似捷徑的東西不一定是好東西,只有通過自己的判斷,用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實力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捷徑。
所有看似毫不費力的成功背后都是萬般刻苦的付出,與其花費大量的時間尋找捷徑不如早早地認識到勤奮就是捷徑。
選擇正確的方向,不走彎路就是最好的捷徑。
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