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軒《青銅葵花》中的浪漫

說起小時候看的書,繞不過去的一定是楊紅櫻,秦文君和曹文軒,我小時候最愛看曹文軒的小說,大概是因為曹文軒也是鹽城人,他的文字總讓我覺得親切。曹文軒的作品中最喜歡《青銅葵花》,從小學(xué)到高中反復(fù)看了不下十遍,在外上學(xué)時都會帶著,無論看多少遍都依然覺得感動。

被下鄉(xiāng)的藝術(shù)家父親帶到大麥地的小女孩葵花,因為小時候遭遇火災(zāi)受驚而失去聲音的小男孩青銅,本來不會產(chǎn)生聯(lián)系的兩個孩子,因為葵花父親的溺亡而成為了兄妹。明明家中貧寒,卻還是主動領(lǐng)養(yǎng)葵花的心地善良的一家人。雖然窮,但是一家人都很有自己的堅守,勤勞并真摯地活著。

就在這樣一個家庭里,曹文軒傾注了許多的浪漫情懷,很多橋段至今讓我印象深刻。

一/蘆花鞋

“青銅拿著一只大布口袋,鉆進蘆葦蕩的深處,挑那些毛絨絨的、蓬松的、銀澤閃閃的蘆花,將它們從穗上捋下來。頭年的不要,只采當(dāng)年的。那蘆花很像鴨絨,看著,心里就覺得暖和。蘆蕩一望無際,蘆花有的是,但青銅的挑選是十分苛刻的。手中的布袋里裝著的,必須是最上等的蘆花。他要用很長時間,才能采滿一袋蘆花。

青銅用木榔頭錘稻草。都是精選出來的新稻草,一根根,都為金黃色*。需要用木榔頭反復(fù)錘打。沒有錘打之前的草叫“生草”,錘打之后的草叫“熟草”。熟草有了柔韌,好搓繩,好編織,不易斷裂,結(jié)實。青銅一手揮著榔頭,一手翻動著稻草,榔頭落地,發(fā)出嗵嗵聲,猶如鼓聲,使地面有點兒顫動。

奶奶搓繩。奶奶搓的繩,又勻又有勁,很光滑,很漂亮,是大麥地村有名的。但現(xiàn)在要搓的繩不同往日搓的繩,她要將蘆花均勻地搓進繩子里面去。但,這難不倒手巧的奶奶。那帶了蘆花的繩子,像流水一般從她的手中流了出來。那繩子毛茸茸的,像活物。

葵花拿張小凳坐在奶奶的身旁。她的任務(wù)是將奶奶搓的繩子繞成團 。繩子在她手里經(jīng)過時,她覺得很舒服。

等有了足夠長的繩子,爸爸媽媽就開始編織。爸爸編織男鞋,媽媽編織女鞋。他們的手藝都很好,男鞋像男鞋,女鞋像女鞋,男鞋敦實,女鞋秀氣。不管敦實還是秀氣,編織時都要用力,要編得密密匝匝的,走在雨地里,雨要滲不進去。那鞋底更要編得結(jié)實,穿它幾個月,也不能將它磨破。

當(dāng)?shù)谝浑p男鞋和第一雙女鞋分別從爸爸和媽媽的手中編織出來時,全家人欣喜若狂。兩雙鞋,在一家人手里傳來傳去地看個沒夠。

這兩雙蘆花鞋,實在是太好看了。那柔軟的蘆花,竟像是長在上面的一般。被風(fēng)一吹,那花都往一個方向傾覆而去,露出金黃的稻草來,風(fēng)一停,那稻草被蘆花又遮住了。它讓人想到落在樹上的鳥,風(fēng)吹起時,細(xì)軟的絨毛被吹開,露出身子來。兩雙鞋,像四只鳥窩,也像兩對鳥。”

我們那兒雖然蘆葦很多,但我在看《青銅葵花》前真是完全沒想過蘆花是有用的,凋謝的季節(jié)滿天飛,沾到衣服上可麻煩了。所以當(dāng)時看到蘆花鞋的描寫時覺得美好得像夢境。小說中,大雪天青銅賣完最后一雙蘆花鞋時,一個城里來的叔叔追上他想要買蘆花鞋,因為覺得很好看想帶回去掛在墻上。得知賣完后對方有些失落地走了。而青銅走了一會兒突然看著自己腳上的蘆花鞋停下了腳步,然后脫下鞋光著腳追了上去把鞋原價賣給了對方,拒絕多收錢。那時,比起蘆花鞋的美好,青銅踩在雪地上凍得通紅的腳更震撼到我,讓人心疼。

二/南瓜花燈

第二天傍晚,青銅駕船獨自去了蘆葦蕩。去蘆葦蕩之前,他從菜園里摘了十幾枝欲開未開的南瓜花。奶奶問他摘南瓜花干什么,他笑笑,不作回答。當(dāng)小船穿過一片密密匝匝的蘆葦來到一片水泊時,出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番讓人激動的情景:成千上萬只螢火蟲,在水邊草叢中飛舞,將水面照亮了,將天空也照亮了。幾年前,爸爸帶著青銅去了一趟城。晚上,爸爸帶他爬上城市中的一座塔,望下一看,就見萬家燈火,閃閃爍爍,讓人感到十分激動。面對眼前的情景,青銅竟又想起那次在塔上看城里的燈火來。他一時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站在那兒半天不動。

它們的飛舞,毫無方向,十分自由 ,隨意在空中高高低低地畫下了無數(shù)的直線與曲線。那亮光,像是摩擦之后發(fā)出的,雖然只有一星一點,但卻亮得出奇。更何況是這么多只聚集在一起呢?那水,那水邊的草叢,都被照得十分清晰。亮光之下,青銅甚至將一只停落在草梢上的蜻蜓的眼睛、爪子、翅膀上的紋路,都看了個一清二楚。

青銅開始了捕捉。他專門挑那些形體美麗、亮點又大又亮的捕捉。捉住它,就將它們放到南瓜花里。于是,南瓜花就成了燈,亮了起來。青銅要給每一朵南瓜花里捉上十只螢火蟲。隨著螢火蟲的增多,這花燈也就越來越亮。完成一朵,他就將它放在船上,再去完成另一朵。他要做十盞南瓜花燈。他要讓這十盞南瓜花燈照亮窩棚,照亮葵花課本上的每一個字。

青銅在草叢中,在淺水中不停地追捕著。

他看到了一只最大最亮的螢火蟲,但它總在水泊的中心的上空飛著,不肯落到水邊的草叢中。他很想捉住它,就開始一下子一下子地拍手。大麥地村的孩子們都知道,螢火蟲喜歡巴掌聲。青銅的巴掌聲響起后,無數(shù)的螢火蟲都朝他飛了過來,繞著他飛舞著。他不停地拍,它們就不停地朝他這兒飛。不一會兒,他的身體就像上上下下地套了無數(shù)的光環(huán)。螢火蟲最多時,他就像淪陷在亮光的旋渦里。他挑大的、亮的,又捉了十幾只,但心里惦記著的,卻還是在水面中央飛翔著的那一只螢火蟲。然而,無論他怎么拍巴掌,它卻就是不肯飛過來。這使青銅有點兒失望,又有點兒生氣。

已經(jīng)有了十盞燈。它們散亂地堆放在小船上,看上去,像一盞碩大的枝形燈。

未開的南瓜花和螢火蟲做成的燈,想想就覺得浪漫壞了。比起去看植物園每年夏天的螢火蟲,南瓜花燈是更加精致的浪漫。何況這個故事還有一個鋪墊。

因為家里窮晚上點不起燈,葵花晚上都是去同學(xué)家做作業(yè),可是因為前一天老師夸了葵花的作業(yè)批評了對方,這個小同學(xué)就有點使性子了,晚上沒讓葵花進她家。葵花一個人在大槐樹下就著月光寫作業(yè),青銅去找她發(fā)現(xiàn)了,第二天便給她做了南瓜燈。

雖然過得貧窮,但又這樣一個總是給自己創(chuàng)造驚喜的哥哥,葵花小朋友還是很幸福噠。

三/冰項鏈

青銅對葵花的脖子上沒有一條項鏈,當(dāng)然無可奈何。甚至是青銅一家,都無可奈何。青銅家只有天,只有地,只有清清的河水,只有一番從心到肉的干凈。

天上有鴿哨聲,他抬頭去看天空時,沒有看到鴿子,卻看到了屋檐上的一排晶瑩的冰凌。接下來,他有很長時間,就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這一根根長短不一的冰凌。不知道為什么這些冰凌就那樣富有魅力地吸引著他。他就這樣仰頭看著它們。它們像春天的竹筍倒掛在檐口。

看著看著,他的心開始撲通撲通地跳起來,像有一只青蛙在懷里。

他扛了一張桌子,爬了上去,將冰凌采下十幾根來,放在一只大盤子里。然后,他將盤子端到了門前的草垛下。他去水邊,割了幾根蘆葦,再用剪子,剪了幾支很細(xì)的蘆葦管。他又向媽媽要了一根結(jié)實的紅線。家里人見他忙忙碌碌的,有點兒奇怪,但也不去追問。他們早已習(xí)慣了他的奇思怪想。

青銅用一根細(xì)木棍將冰凌敲碎,陽光下,盤中璀璨奪目,猶如一盤鉆石在散射著多芒的亮光。

他挑其中不大不小的,最合他心意的冰凌,然后將三四寸長的一根細(xì)細(xì)的蘆葦管,一頭銜在嘴中,一頭對著它,用口中的熱氣,不住地吹著。那熱氣便像一根柔韌的錐子,在那顆冰凌上慢慢地錐出一個小小的、圓圓的洞來。吹穿一顆冰凌,大約需要六七分鐘的時間。

他將吹好洞的冰凌放在另一只小盤子里。冰凌落進盤中時,丁當(dāng)有聲。

葵花和蘭子走過來了。葵花問:“哥,你在干什么呢?”

青銅抬起頭來,神秘地笑笑。

葵花沒有多問,和蘭子一起玩耍去了。

青銅坐在草垛下,很有耐心地做著他的事。那些被他從大盤中挑選出來的冰凌,大小、形狀,都不可能完全一樣,但正是不完全一樣,它們堆放在一起時,才更見光芒閃爍。那光芒帶了一點兒寒意,但卻顯得十分寧靜而華貴。

青銅吹了一顆又一顆。那些“鉆石”,隨著太陽的西移,也在改變著光的強度與顏色。到夕陽西下時,它們的光,竟是淡淡的橙色。

青銅覺得他的腮幫子都吹麻了,他用手輕輕地拍打著嘴巴。

在太陽落下去之前,他用媽媽給他的那根紅線,將吹了洞的幾十顆冰凌,細(xì)心地串在了一起,然后將紅線系成一個死結(jié)。這時,他用根手指將它高高地挑起:一條冰項鏈,便在夕陽的余輝里出現(xiàn)了!

青銅沒有將它放回盤中,而是久久地用手指挑著它,舉在空中。

長長的一條冰項鏈,紋絲不動地停在空中。

它使青銅自己都有點兒吃驚。

青銅沒有將它戴在自己的脖子上試一試,只是放在胸前。他覺得自己忽然成了一個女孩,不好意思地笑了。

村里的晚會,葵花成了小主持人,所有人都覺得要是葵花在當(dāng)晚穿上新做的棉衣再戴上一個銀項鏈就完美了。但是家里并沒有銀項鏈也買不起,青銅覺得很遺憾,于是突發(fā)奇想給葵花做了冰項鏈,演出時這一串冰項鏈在燈光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讓所有人感到驚艷。

曹文軒本人該是多么浪漫的一個人呢,還真是不知道。初中時他去我們學(xué)校高中部做講座,為自己那時還沒上高中懊惱了好久,真的是童年偶像一樣的存在啊。

小時候也會想,青銅和葵花為什么要做兄妹呢,這么美好的兩個人請談戀愛好嗎!都是鹽城人,怎么我小時候就沒見過這么浪漫的男同學(xu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