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市場預期且連續第三月落在榮枯線之下,制造業擴張乏力。新訂單指數微升,內需略企穩。但生產和新出口訂單指數繼續趨弱,增長承壓。此外,價格指數跌幅為近八個月來最深,通縮風險顯著。鑒于增長形勢嚴峻和通縮風險,貨幣和財政寬松加碼是必選。預計年內還將有100基點降準。
第一個判斷,明年股市的表現會比債市好。
第二個判斷是,明年成長股表現要比價值股好,但是如果25萬億理財的增量基金,低風險偏好投資者入場,那么風格會切換,就會往價值方向切換。
第三點判斷是關于中國的經濟和改革的進程。目前這個市場跟去年不一樣了,去年有一個中期的邏輯,大家在改革牛的起步下進行。目前來說市場缺乏中期的邏輯。但是我認為中期的邏輯有可能在2016年的中期出現,很有可能是政治經濟學的邏輯。現在熊市已經結束了,牛市將來未來。現在做投資,無論是股權投資還是二級市場投資都是播種的時候,忘掉股災,展望未來,這是我今天主要觀點。
我認為,明年最大的風險不是美聯儲加息,而是新興經濟體,拉美很多經濟負增長,它的財政出現了風險,不知出現在什么時候。但是一旦出現新的風險,中國會貼上新的標簽。
第二個風險就是來自于國內,最大的風險是政策風險。比如6.15去杠桿,我們也建議公共政策部門多跟市場進行溝通。
最后我們深信市場經濟的理念已經在我們國家扎根,中國新一輪的改革道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改革是最大的紅利,改革造就股市。因此讓我們為改革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