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的創始人已經結束了輝煌的一生。
盡管他費盡心思殺老臣、建制度,來鞏固自己繼承人的地位以及統治,卻由于自身經驗、托孤之臣、命運等種種原因未能完成祖父意志,被奪走了江山。
朱棣,經歷了數十年與蒙古軍隊戰斗的磨練,經歷了漫天黃沙與血染疆場的錘煉,經歷了陰謀、背叛、忠誠、道義等等的感觸,終于被歷史推向了前臺,開啟了大明王朝的繁華盛世。
不論過程如何艱辛、內心如何隱忍或痛苦,這位勤奮而聰明的帝王,建立了沒有蒙古騷擾的帝國,完成了結交周邊列國的使命,修成了永為后人敬仰的永樂大典,平定了隱患重重的安南。最終,成就了一個萬邦來朝、強勝富饒、安居樂業、當之無愧的大明王朝。
這位從小浸淫在疆場與戰斗中的偉大皇帝,卻也在疆場與戰斗中走向了人生的終點。
他的一生都在征途中度過。初時面對元朝的征途,燕王時威服大漠的征途,靖難時走向帝位的征途,即位后邁向偉大帝王的征途。
文筆自知距離當年明月甚遠,不知如何評價這位大善大惡、大功大過的帝王,同樣引用他引用過的文字吧!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
即位以后,躬行節儉,水旱朝發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果。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呼盛矣!
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