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早上學習了武志紅老師的《進入別人的現象場》。現象場這個概念是羅杰斯提出的,說的是一個人時空和環境的組合,如果你能進去一個人的現象場去感受他,成為“他”,那你就可以深切的了解他;舉個例子,如果你想更深層次的了解某人,你可以采取一定的方法練習~也就是成為“某某”,比如:成為“你的父親”,進入“他”,學他的行動、學他的動作、學他的說話、學他的一切,在“進入他的現象場”的過程中,你就會對他有更為深刻的體驗,通過你的體驗,可以化解你和他的糾葛。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我還從來沒有做過類似的練習,不過以往聽朋友說過很多培訓場合,學員們在做練習的時候有些朋友會情緒失控,或許就是他全身心進入到別人的現象場深刻體驗的結果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不過,早上學習到這里的時候,我感覺很微妙,可能是相關的電影電視劇看多了吧,總覺得這類練習和民間所謂的“附體”有些類似,讓我覺得有種“高深莫測”的感覺~想想NLP 也好、薩提亞也罷,好像都有一些如此這般的練習。這也可能是“心理學”互通的地方吧,要有效的溝通,就必須和對方保持良好和深度的鏈接。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只不過,“進入到別人的現象場”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