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關(guān)
一場秋雨一場涼,經(jīng)過國慶節(jié)幾場小雨的滋潤,無錫的天愈發(fā)的涼了,我的心也愈發(fā)的愉悅起來,整個夏天的焦灼,在這一刻才得到了釋放,我是最喜歡無錫的秋天的!
在這個美麗的城市,一年四季,花開不斷,春櫻、夏荷、秋桂、冬梅無不煥發(fā)著誘人的光彩,我卻獨(dú)喜歡她的秋天,尤其是惠山古寺前的古銀杏。
除了家鄉(xiāng),無錫是我有生以來住的時間最長的地方。我見過郁達(dá)夫筆下故都的秋,我也體味過魯迅的秋夜,還有葉圣陶沒有秋蟲的地方,那都是蕭索落寞的,于我則不然,我總覺得秋天是最好的季節(jié)。小時候,家鄉(xiāng)的小學(xué)每到秋忙的時候是要放假的,因為那時的教師都是民辦教師,都有自己的責(zé)任田,于是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jié)在我的腦海里無比的深刻。一垛一垛金黃的玉米,一堆一堆橙黃的大豆,滿眼都是黃色,老人們的皺紋都笑開了花。參加工作以后,在無錫自然沒有多少機(jī)會見到這樣滿眼喜悅的收獲了。但無錫秋的愉悅還是令我愜意不止的。
先說吃的吧,秋天的無錫是美食最多的季節(jié)。
“君到江南見,人家盡枕河。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每年的八月底,無錫湖塘水域里的紅菱熟了,新鮮的紅菱出水,沾著水草,淌著水滴,飽滿鼓脹。剝一剝,嘗一嘗,新鮮又脆嫩,在玉祁任家村、太湖梅梁湖,都有采菱人劃著菱桶穿梭采菱的美景。
發(fā)源于無錫的茭白這時候也大量上市了,“遠(yuǎn)看一棵草,近看大肚皮阿嫂”,說的就是茭白,價廉物美,成為秋季時令蔬菜中領(lǐng)銜的主角,被列為“水八仙”之首。太湖地區(qū)的茭白白嫩肥大,又糯又香。配上太湖白蝦籽同煮,色呈淡黃,愈加清鮮香美。茭白炒毛豆,茭白肉絲,茭白排骨湯,茭白有著天然的鮮味和甜味,跟任何菜搭配都很美味!老無錫還喜歡用茭白與蝦籽一起炒,吃起來味道更為鮮美!
“一塘蒲過一塘蓮,荇葉菱絲滿稻田,最是江南秋八月,雞頭米賽蚌珠圓。”說的是“雞頭米”,又叫芡實,也是水八仙之一。無錫人土話叫“野雞泡泡”,果實呈圓球形,尖端突起,狀如雞頭。最經(jīng)典的吃法就是在沸水里煮了之后,加入幾塊冰糖,直接一邊喝一邊吃,那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這個季節(jié)才有的糖芋頭是無錫的傳統(tǒng)名點,大清國的時候無錫糖芋頭開始出名了。地方產(chǎn)的上等芋頭的芋籽,去皮、洗凈、放堿,燒至芋籽呈紫紅色時再轉(zhuǎn)為火燜,放入紅糖和甜桂花,煮沸即成。具有酥爛綿軟、色澤紅亮,甜湯鮮潔、香味四溢等特點,是老少皆宜的應(yīng)時小吃,甜而不膩,糯而不爛。
當(dāng)然還有馬山的芋艿,軟糯細(xì)膩、香甜適口,厚橋的麥餅,松脆香甜,無錫有句老話說“八月半,糖餡麥餅鑊里熯”就是說的它。當(dāng)荷花觀賞季將近尾聲的時候,無錫初秋的鮮藕正是上市佳期,它以優(yōu)質(zhì)的清潤功效成為餐桌上的“常任理事”,桂花糯米藕將清脆的藕、糯軟的糯米、香氣濃郁的桂花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所以成為不少無錫人的最愛。
當(dāng)然秋天,最盼的美食就是大閘蟹了!“秋風(fēng)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這種至鮮至正的美味,自古以來就是江南人民的最愛。如果說紅菱、脆藕、糖芋頭都是庶民美食的話,大閘蟹就是美食中的貴族了。肥美的蟹肉,鮮香的蟹黃,引人無限的感概。李白有詩云: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
說完了美食,再來說美景,無錫的秋天是美麗的。
美在惠山的菊花,它們顯得五彩繽紛,白的如雪、紅的似火、黃的賽金。它們的姿勢也不一樣,有的伸展著很多長長的花瓣,叫“千手觀音”有的花瓣前段直到了后段就彎曲,叫“海底撈月”,有的菊花張牙舞爪的,叫“蟹菊”,還有一種叫“羞答答”的菊花,因為它總是低著頭,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女孩。真是千姿百態(tài),令人目不接。
美在梅園的桂花,它是世上最樸實又最典雅的花了,小小的花瓣散發(fā)出迷人悠長的香氣,讓人心曠神怡,魂牽夢縈。桂花花很小,顏色卻很多:金桂深黃若金,銀桂潔白如玉,丹桂橙紅似火,四季桂淡黃如蠟……每當(dāng)金秋時節(jié),繁花滿枝,清香四溢。
美在貢湖灣的格桑花,遠(yuǎn)遠(yuǎn)望去,綠色的草地上點綴著星星點點的五彩小花。仿佛上帝錯手打翻的調(diào)色板。走近細(xì)看,五顏六色的八瓣花朵,白色的仿佛身著素衣的天降仙子,隨風(fēng)飄逸,紅色的嫵媚得如出嫁的新娘那般的可人。花瓣薄,透過陽光,襯著藍(lán)天,格外嬌俏。
無錫秋天的美麗還美在蠡湖邊的向日葵,盛放的葵花仿如連著天際,這樣的陣勢相比花都普羅旺斯毫不遜色。陽光下,葵花濃艷,競相綻放,從遠(yuǎn)處看去,整片田地就像鋪開了一張金黃色的地毯,芳香的氣味引來蜜蜂和蝴蝶忙著采花粉。還有那長廣溪濕地內(nèi)的蘆葦,陽光一照蘆葉金閃閃的,蘆花又大又蓬,風(fēng)一吹,最有“雪花”的味道。用手掌摸一摸蘆花,不想雪花般冰涼卻如同棉絮般柔軟,讓人的心也不由在這秋日里暖了起來。
無錫秋天的妙處還不止于此,我就特別喜歡惠山寺前的那棵銀杏。600余年的老樹了,每年秋天這棵古老的銀杏樹葉子都會有綠變黃,金燦燦的掛滿枝頭。陽光下金色光芒與寺門黃色的山墻渾然一體,莊嚴(yán)肅穆。樹下人群簇?fù)恚⑼瘋兣跞鳇S葉心隨曼舞,情侶佳人鏡下倩影,柔情追夢,釋懷自然,盡享金色年華。一陣秋風(fēng)吹過,金黃的銀杏葉漫天飛舞飄落,地上早已鋪滿落葉,猶如黃金地毯。而一旁,攝影愛好者長槍短炮,只為定格下最美的秋色。經(jīng)過古銀杏樹的游客則紛紛掏出手機(jī)、相機(jī)拍照留念。這里是無錫秋景最美麗的一角。每年秋天,那里是我必去的地方,來無錫十多年了,一年也沒有落下,哪怕是真的因故沒有時間去,回來后我也會去上一躺,遐想一下銀杏樹下秋的味道。
聞著花香,吃著美食,看著金黃色的銀杏葉,還有比這更愜意的事情嗎? 但無錫的秋天太短暫了,一疏忽就過去了。不過,也正是因為它的短暫,才更有詩情畫意呢。物以稀為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