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草
一 個 傻 瓜 教 師 的 自 白
活了大半輩子,年齡將近半百。總論一下自己——妥妥的傻瓜一個!
本來就是從農村出來的一個土丫頭,由內而外散發著濃濃的土氣。為人處世中時常流露出呆板和木訥;言談舉止中更顯出淺陋和笨拙。盡管我一直很努力,也總是不招人待見。
剛畢業的時候,只身一人,摸不清方向,又無高人指點,就像一只無頭的蒼蠅,稀里糊涂地扎進了一所職業高中。一干就是七八年。雖然也是早去晚歸,也是“教書育人......"。但充其量算是一只井底之蛙,只看見一隅的天空。就這樣我渾渾噩噩,懶懶散散地耗費掉了人生中寶貴的七八年時光。那時的工作中偶爾被別人耍弄,嘲笑,自己卻渾然不知。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曾經的自己傻得可憐。
后來,我抓住一個機會,主動申請進了初中。曾經的渾渾噩噩,懶懶散散與初中井然有序,競爭激烈的教學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猛然意識到自己根本不適應緊張的初中教學生活。無奈,我強打精神,從零開始,做起了一個大齡的跟跑小白。
幾年后兒子出生,那年,我一個數學專業畢業生,被改成了教地理。當時,我十月一之后上的班。校長說,數學科已經安排滿了,只有初二地理還沒人教,你暫時教地理吧!我知道校長是有意給我留的這個空位,甚至以后就讓我改教地理。因為地理缺老師,數學老師又多,我又是那么的無足輕重。我心里明白,嘴上有不好說。就這樣幾乎沒學過地理的我,卻整整教了一個學年的地理,九個班,每周十八節課。若不是一年后我極力要求改回教數學,我可能就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地理老師。
我雖然傻,但我也有點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分量。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繼續做數學科的跟跑小白,沒敢申請做班主任。從初一到初二,再回到初一,循環往復。再后來我開始教初三畢業班。一晃兒,十來年過去了!班主任逐年加分以及評優和先進都與我毫不相干。定級排名我也只能靠邊站。
幾年前,一些年齡和我相仿的老師逐漸都排上了號,開始定高級了!我也偶爾說:“如果還在職業高中,十幾年前我就定完高級了!”因為調動工作而耽誤定級這件事一度成為一些要好的同事戲謔我的談資。我卻沒有因為這件事而后悔,但我也知道,在眾人心目中我仍然是那個十足的傻瓜。
再后來,我申請做了班主任。我知道自己缺乏經驗,水平低下。但我又不想辜負學生,不想辜負家長,于是我絞盡腦汁,開足馬力,拼盡全力做我的班主任工作。
一年下來,我班的紀律,衛生情況得到了各任課老師們的一致好評,學生們的中考成績也名列前茅。在初中第一次帶班,而且是初三畢業班,就取得了這么好的成績,尤其是得到了領導和老師們的認可,我也是沾沾自喜。
當時我所帶的班級被推選為市先進班級,而奇怪的是,我本人卻沒被推選為市優秀班主任,市優秀班主任反而給了一個成績平平的班主任老師。我一臉茫然不知為何?后經高人指點,方知其中原委。原來獲得優秀班級證書不給老師加分,獲得優秀班主任證書才給老師加分!有老師急著要加分,早提前和領導打好招呼了!給我一個優秀班級就是應付我一下,堵我的嘴而已!我有一種被耍的感覺!
身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我繼續帶班,仍然是好口碑,仍舊獲得優秀班級,仍舊得不到優秀班主任,仍舊不加分。我開始很生氣,后來慢慢適應了!我繼續滿腔熱情地努力工作,深信工作是給自己做的,和別人沒有任何關系。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熱愛生活。”? 難道我是那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哈哈!
五年前,包括我們學校在內的兩個初中,一個小學,一個職業高中合并在了一起。作為旁觀者,我們猜想著校長的位置到底能花落誰家呢?我們也見證了幾位相關人士的激烈角逐。結果卻出乎我們的意料,以上幾位角逐者都無緣新校長這個職位。上級主管部門直接外調一個校長來管理這個九年一貫制的大學校。其實在我心里誰當校長都無所謂,我還是我,永遠不招人待見的小煙火。
在這個人才濟濟,高手如云的新的大家庭里,我這個木訥的傻瓜更是被淹沒得不見了蹤影。我自慚形穢,我也有自知之明。于是我選擇了沉默,在屬于自己的一個角落里踽踽獨行。對定級和評優不再抱有任何的幻想。
可是,出乎我意料的是,接下來的幾年里,一個個優秀班級,先進個人,模范代表......在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接踵而至。幾乎每學期開學初,我都被德育處,或者某位領導叫去填各種先進的表格。我成了先進典型,成了同事們關注的焦點。然后,我就時常有機會在教師大會上介紹班主任工作經驗,在師生面前做總結發言……
即便如此,我也沒有膨脹。因為我深知自己還是那個傻瓜,還是從前的那個自己。之所以能得到這么多的榮譽和機會,不完全是自己變得有多優秀!而是校領導對我的工作的認可,我的內心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以后的工作中我越發的努力,不愧對學校,不愧對家長,不愧對學生,更不愧對一位教師的良知!
這幾年,到外校交流成了定級加分最關鍵一把金鑰匙。于是同事們爭先恐后地報名到外校交流,由于名額有限,每次競爭都異常激烈。學校為此要專門搞一個投票選舉。
去年暑假,交流競爭拉開了序幕。同事們都以為我會第一個出來演講,因為從年齡,教齡,資格各方面綜合起來我都理所當然地排在前面。就在同事們議論紛紛的時候,我平靜地說:“我早已棄權了!”一時間,我又成了同事們議論的焦點,我成了特立獨行的怪人,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傻!對于同事們的議論我選擇了沉默。
其實原因很簡單,在我考慮是否去交流時,我通過微信爭取了一下校長的意見。校長的回答很直接,“別去了!校長的工作還需要你支持!”。于是,我沒去交流,暫時放棄了定級的機會,雖然會損失了一些錢。但是以我的性格,我不會后悔!
無論將來情況如何,我永遠感激校長對我的知遇之恩!我永遠敬重校長的敬業精神和高尚的人品!我永遠支持校長的工作!
去年暑期后的開學,由于幾個班主任一股腦地去外校交流,初一新生人數又突然增加,班主任異常緊缺。誰都知道現在教師難做,班主任更難做!全校二百多名教職員工絕大多數對班主任工作都有畏難情緒,不愿意做班主任。結果,八月下旬,初一新生來報到時,硬是缺了三個班主任!怎么辦?后來,包括我在內的三個班主任每人認領了兩個班級,開始領著學生進行初一新生軍訓。
與此同時,校領導繼續做老師們的工作,鼓勵老師做班主任。幾天后,又有兩名教師加入了初一班主任行列,另外兩名領倆班新生的老師隨即各卸下了一個擔子。我眼巴巴地觀望著,盼望著再有一個班主任出現。可是一直盼到正式開學,這個班主任也沒有出現。
于是,我默默地挑起了這兩個擔子。我不知道我能做得怎么樣?說實話,做一個班的班主任,我輕車熟路,得心應手,絲毫沒有畏難情緒。但是做兩個班的班主任,我是第一次嘗試,操心挨累我無所謂。最擔心的就是挨累不討好,耽誤了孩子,辜負了家長。
我唯一的出路就是適度轉變以往帶一個班的方式方法,不斷地思考,行動,再思考,再行動......先后經歷了“籌備”,“發現班長”,“削尖行動”,“如此家訪”......
在那個忙碌的過程中,我很少去大辦公室,很少和同事們見面。然而,我仍然能感覺到同事們對我超乎尋常的關注!我又一次成為他們議論的焦點!而且這段時間的議論在時間和空間上都遠遠超過了前幾次!
面對這一切的一切,我沒有掉過一滴眼淚,我沒有說過一句抱怨的話,我沒有向領導請過一次愿!我感謝自己,感謝自己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海明威說:“我們用兩年時間學會了說話,卻要用一輩子學會閉嘴。”我認為,一個人該說話的時候就要張嘴說話,該閉嘴的時候就要學會閉嘴!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命運是悲慘的,在人們的“祝福”聲中凍死在大街上。是世俗禮教害死了“祥林嫂”嗎?不完全是!我倒認為是人們的口舌嚼死了“祥林嫂”;是人們鄙夷的目光殺死了“祥林嫂”;是人們的唾沫星子淹死了“祥林嫂”!
一學年過去了,我的兩個孿生班級也在健康地成長。辛苦了一年,我也想帶好一個年輕教師,然后分給她一個班級,我也卸下一個擔子。幾天前,和一個小同事聊及此事。她說:“你帶的班級,別人根本接不了!別人帶的班級,你接還行。”一句話點醒了我,也打消了我的這個念頭。
暑假伊始,交流報名又開始了。晚上,一位要好的同事發來微信,“你交流不?”。我回答:“不!”接下來就是無休止的沉默。
我這個人骨子里喜歡挑戰,喜歡知難而上。沒有開始,何談收獲?沒有經歷,哪來的經驗之談?沒有涉足,哪來的多彩人生?
也許我暫時損失了一些錢財,但我收獲了無價的精神財富!不是我有多么的高大上,而是這筆錢財并不能令一個窮人變得富有。該來的時候它自然會來,不必為此愁眉緊鎖,更不必為此拼得魚死網破!
作為一個教師,我不能扔下兩個班級的孩子們不管;我不能無視家長們熱切的目光;我更不能辜負校長對我的期望!
就讓我這個傻瓜再犯一次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