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發
周末去看了一場話劇,名字很荒誕,內容更荒誕。孟京輝的《兩只狗的生活意見》。
想一想距離上一次看話劇已經將近一年。也是孟京輝的《他有兩把左輪手槍和黑白相間的眼睛》。
想起剛畢業那會兒,跑遍北京的蜂巢劇場、蝸牛的家、繁星戲劇村去聽民謠、看話劇、彈吉他。
想起畢業那會兒,想要騎行、想要遠足、想要做喜歡的事兒,想要靠寫喜歡的文字兒養自己一生。
今天就索性想想從前自己的樣子。
二.詩和遠方
那時候和好朋友三五個一起去喝酒,慫恿著哥們兒和喜歡的女孩兒表白;那時候喜歡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把褲腳挽到腳踝,穿著尖頭的馬丁靴;那時候喜歡和女朋友倆人在大半夜里壓馬路,從市中心走回學校;那時候喜歡看老電影,看到《教父》里阿爾帕西諾在躺椅上倒下去會沉沉的抽上一根悶煙。
漸漸的就這么畢業了,是的,畢業的我們像天之驕子一樣大踏步邁向了這個光怪陸離的社會。
漸漸的發現生活兒不是這么回事兒。
三.眼前的茍且
為什么從畢業找的第一份工作、到租的第一個房子,從簽訂的第一份帶有違約金的合同、到和中介撕逼砍掉的五百塊押金,發現生活這么難。
為什么我們在大學可以和老師說這破專業根本不是我想考進來的,變成了面對老板說您說的對,我沒什么意見。
為什么小時候父母可以和我們說所有我們不知道的事兒,變成了現在父母只能電話里告訴我們天冷了多加衣服。
為什么曾經的愛情是我要和你在一起,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變成了柴米油鹽醬醋茶。
成長如同一層厚厚的繭,把我們層層裹住,變成了統一的蛹。
可是化蝶的那一天,還遙遙無期。
四.茍且變狗血
現在答案該有了,為什么我這么久沒有再看話劇了?因為這段時間每天早上擠地鐵、上班、加班、下班、看星星,周末蒙頭大睡、吃飯、查資料、找房子、算自己的績效。
原來自己已經被生活支配了這么久。
所有的愛好,變成了——錢
所有的圈子,變成了——朋友圈
自己真丫夠可悲的。
為什么變成了現在這個熊樣。
五.小悲喜
共享經濟時代,什么都要共享,連自行車都共享。上點檔次的叫法,叫做共享單車出行。
又叫解決交通的最后一公里。
可是茍且又狗血的我并不想只解決一公里。
于是一天下班,我下載APP騎上了單車。
打開導航,插上耳機,從中關村開始出發,聽著許巍的藍蓮花兒,沿著四環一路狂飆。
我漸漸忘了從什么時候開始忘卻了北京夜晚的景色是如此迷人,因為我很多次是在地下的地鐵窟窿里隆隆穿行,亦或是在飛馳的專車里蒙頭大睡;
我漸漸忘了藍蓮花當時給我的那樣沖擊的夢想的渴望,因為我現在聽的更多的是領導發來的60s微信語音;
我漸漸忘了看《黑暗騎士》里面諾蘭塑造的Joker和蝙蝠俠四目相對是什么樣的回味,因為我現在每天看的AARRR數據模型,回味的是最大化的GMV和最低的成本。
我漸漸忘了,當生活沒有你想,統統變成你不得不,這種難以名狀的變化。
騎自行車拍的,技術蛋疼
六.歸途
從中關村我飆到了西單,看著川流的長安街、兩旁高聳的soho以及閃爍的霓虹。
這座城市是這樣的美。
我流著汗、喘著粗氣眺望著遠方,像一個孤獨的騎士眺望著信仰的烏托邦。
生活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茍且。
什么時候當你上了生活而不是生活上你,茍且才會變成詩和遠方。
世界這么大,我遲早要看遍。
但現在時機還未到。
回家。
致北漂、上漂、深漂、以及所有在夢想路上漂著的人。
end
?●一個喜歡碼字、左右腦通路的自媒體人;
?●探討電影、歷史、音樂,也略懂互聯網、職場、政治;
?●初入簡書,如果喜歡請關注;
?●我會將不同的故事說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