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買的凱叔西游記的隨手聽 ,王凱給孩子們講西游記的故事。是根據(jù)原著改編的。和我小時候看的西游記的電視劇有的地方是不一樣的。
聽到收小白龍的那一回,唐僧的白馬被小白龍吃掉了,唐僧竟然嗚嗚地哭了起來,我不僅啞然失笑。在取經(jīng)的路上,那么多艱難險阻,這是最微不足道的一次,唐僧竟然因為沒有馬騎就嗚嗚地哭。唐僧可能不知道后面的路上比這驚險100倍。我看了看原著,原著中寫的是唐僧淚如雨下。
孫悟空說:這算什么呀師傅?直接去找水里的小白龍打仗去了。原著中,孫悟空說唐僧太膿包。想那齊天大圣孫悟空,經(jīng)歷的陣仗,可比這個多得多得多了。藝高人膽大,大鬧天宮,玉帝派了各路神仙去擒拿他。后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經(jīng)歷了這些磨礪,在孫悟空眼里,沒有馬騎這算什么呢!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可唐僧就不一樣了,剛剛踏上取經(jīng)路,是個弱不禁風(fēng)的凡人。在孫悟空面前輕而易舉的小事,他這里就是天大的困難。遇到這種事,不禁嗚嗚地哭起來。
這樣一對比,突然就覺得,孫悟空值得學(xué)習(xí)的地方就太多了,他勇敢,碰到什么問題?第一時間就會解決。沒有一絲一毫的逃避懦弱心理。哪怕天大的難事也不會去想辦法去解決。紅孩兒那一回,被三味真火燒的沒有氣息了。但醒來后依然是想著怎么過這一關(guān),去請觀音菩薩。
同樣的豬八戒就差太多了,時不時的要求分行李散伙。
黃袍怪那一回,師傅被妖怪變成了老虎,沙和尚被妖怪捉走了,他就想回他的高老莊,小白龍的勸說下他才去花果山請孫悟空。
一個人碰到事情的態(tài)度,除了取決于性格的原因,還有就是那些經(jīng)歷吧,經(jīng)歷的越多,之前的艱難險阻都成了不足掛齒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