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一切都在發(fā)展變化中。不要以“我無法改變”為借口扼殺自己的生命力,向外交流,向內(nèi)訴求。看見自己的可能性,大膽去做。
002
閱讀經(jīng)典,吸收其中被公認為美的那一部分,化作己用。但不要犯照搬照抄、停滯不前的愚蠢錯誤。
003
意大利文學作品柔和甜蜜,英國作品充滿力量,法國則明澈幽雅。把借鑒與自己實際情況有機結合,形成個人品牌。避免盲目借鑒,變成四不像。
004
伏爾泰出身富裕的資產(chǎn)階級官僚家庭,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他思想的矛盾性。出身決定第一格局,有意識地通過閱讀、交流看清自己,跳出局限。
005
文論家中,有貴族亦有平民,但他們最終都為文論發(fā)展做出了貢獻。想做什么就想盡辦法去做,不要被出身綁住思想。
006
文論家的研究成果和最初方向有時并不一致,歪打正著中實現(xiàn)理論跨越。但別忘了,這都是建立在他們潛心研究的基礎上。做下去,生命充滿驚喜。
007
亞里士多德在許多知識領域都有建樹。大量輸入自不必說,他寫通俗讀物,也寫深奧講稿,同時為學生授課。輸入與輸出之間,綻放思想閃光。
008
一個學說的開拓者,往往兼具對前人理論成果的繼承精神和自身的探索實踐精神,二者缺一不可。
009
無論做什么事,要做一輩子,都不容易。一旦開始固步自封,失去自我更新能力,就容易走向偏激。
010
理論的形成往往以經(jīng)濟政治為最基礎,以哲學為發(fā)端。所以,了解文論史,也就“被迫”了解了簡單的政治經(jīng)濟哲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