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也屬于創業的階段,在實現創業目標的過程中,有很多東西也是需要考慮的,規章制度、人才、財務、管理,競爭。這些方面必然會花費很大的精力。為了避免在過程中出現無謂的搖擺而消耗額外的精力,必須在實現對這些方面制定原則,當出現問題時,就以原則為判斷準則。
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在我們創業時,有一個大前提就是:一切以快速高效解決問題為目的,并且搶占市場。而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招生,二是服務/維護,三是轉化。
所以,創業初期規章制度不需要因為太過規范化而影響行動效率,一旦出現此類情況,就立馬調整。另外在流程上盡量精簡,并充分授權。至于規范的制度的建立,在公司上規模后再完善,我們在創業的過程中需要做的是因為效率而暫時犧牲制度,但是要留意因制度缺失而可能出現問題,在后期有針對性的調整。
人才任用同樣是為解決問題為主,如有潛力股更好。但是作為老板,要明確的是該崗位所需要的能力是怎樣的,需要達到公司運營什么樣的要求,前期完成任務是重點。人員的選聘上,要熱愛我們所從事的行業,作為老板也要有意識的給予引導和鼓勵,為后期公司發展貯備意識和能力。當公司走上正軌,需要考慮長遠發展時,人才是另外考慮的層面。
財務的問題,相信自己的合伙人不會因為私利而吞蝕公司財產,自己也要避免有這樣的想法和行為。創業前期經濟拮據,雖然是用錢能擺平的問題就花錢沒錯,但是需要在可承受的范圍內。至于個人,保證基本生活開支就行。
競爭的問題,一是對策的問題,二是心態的問題。從一開始對市場的分析就需要考慮可能存在市場壓力,如果是做市場上為做過的項目,快速搶占是第一位的,鞏固市場是第二位的;如果是市場上已經有人在做了的,形成特色是第一位的?,F在的環境下兩種情況都有,所以需要分別對待。另外就是創業者的心態問題,我相信一句話,“我們所能預見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包括我們自身的問題,競爭對手可能出現的變招,我們都可以應對,但是當出現無法預見的困難時,我們一定不能心態受影響。做最壞的打算,并迎難而上。
所有一切的原則就是:快速。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