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七月半記憶,是什么樣的,在我的印象里,是麻糍的味道,想起白白胖胖又香又糯麻糍,童年的記憶便涌上心頭。
? ? ? ?記得小時候,農村的街頭巷尾,或早上,或傍晚。總有幾個傳承著做麻糍手藝的師傅,騎著二十八寸的海獅牌自行車,穿梭其間,伴著他們特有的吆喝,“賣麻糍嘞,賣麻糍嘞”,聲音很透亮,能穿過村子的交錯縱橫的小巷子傳到村子的另一頭。
? ? ? ?記得以前是拿米去換的,家里有想吃的小孩,叫家里的長輩,拿著小秤子約上一點,就拎著那個年代特有的竹籃子,里面放著米,屁顛屁顛地出門,聽著那忽遠忽近的吆喝尋聲而去,那時候還是孩子的我們,就像借助著GPS 一般,總能快速準確地找到那輛載有麻糍的海獅,一個個排好隊,等著師傅把自己手上小竹筐里的米變成麻糍,早早等到的孩子興高采烈回家,排在后面的人,雖然壓抑不住興奮,也只能偷偷的吞幾口口水,唯恐輪到自己時候就沒了。
? ? ? ? 出門讀書這么多年,工作也是在外地,好久沒有吃到家鄉的味道的麻糍了,村子的小巷子早已經由以前的卵石路變為了現在寬敞的水泥路,不知道現在的早上或傍晚,是否還有海獅穿梭其間,后座駝著兩個大木箱子,一個裝著各家的米,一個裝著那香甜的麻糍。伴隨著一一陣又一陣特有的吆喝聲,裹著那麻糍特有的香氣,如果還在,只怕是那吆喝聲早也已經老了吧,單憑著記憶和想象,我想應該還是那么有穿透力,只不過每一聲,都承載著時代的變遷,多了點滄桑吧?不知現在,是否還可以拎著竹籃里的米,帶著興奮尋聲去交換~只怕是麻糍師傅早已經只收錢了吧,畢竟這年頭,誰會駝著一箱米呢?
? ? ? ?“賣麻糍嘞!”“賣麻糍嘞!”耳邊突然傳來那一陣陣的吆喝聲,我想我應該巡聲而去吧,要帶點米么?對了,今天七月半,麻糍師傅應該會來吧,我還是早早拎著籃子去排隊吧,去晚了,怕是吃不到哩~
? ? ? 只是現在, 好想吃上一個~拍一拍,揉一揉,咬一口,一氣呵成~香氣四溢,甜滿心頭~
? ? ? ? ?記憶停留的七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