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不曾眷顧你

圖片發自簡書App

巴爾扎克的小說《歐也妮葛朗臺》是一部以吝嗇鬼葛朗臺的家庭生活和剝削活動為主線,歐也妮的愛情和婚姻悲劇為中心事件的小說。它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貪婪本性和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冷酷無情的金錢關系。歐也妮作為小說的主人公經歷了異常悲慘的命運,這個可憐的女孩仿佛從未被上帝眷顧一樣一直都過著不幸的生活。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對歐也妮的人物形象分析進行分析。

1、吝嗇到骨血里的父親

歐也妮可以說是一個貧窮的富家小姐,這主要的“功勞”都要歸于他那吝嗇鬼父親。葛朗臺是一個有著百萬家產的大富豪,可是他卻不舍得將錢花在自己女兒的身上。可憐的歐也妮沒有享受過一天的富人的生活。在父親苛刻的調教下她也精打細算的生活著。她平淡的看待世上的的一切,對金錢既不賞識也不蔑視因無知而得以生存。歐也妮沒見過什么世面,只是一年到頭不停地織襪子,替父親補衣裳,沒有嘗受過一點生活的樂趣。但是盡管這樣也沒有消滅她的天真善良,她不曾抱怨過,只是默默的去做她要完成的工作。盡管這樣,她的父親還是把她當作魚餌賺了一大筆錢。她可怕的父親在得知女兒把自己的錢都給了心上人之后十分生氣,還把她囚禁了起來,因為這件事歐也妮的母親一病不起。公證人警告葛朗臺,妻子一死,他的財產必須重新登記,歐也妮有繼承遺產的權利。葛朗臺老頭害怕起來,就和女兒講和,但妻子一死,葛朗臺通過公證人讓女兒簽署了一份放棄母親遺產繼承權的證件,把全部家產總攬在自己手里。可憐的歐也妮一直十分的信任著她這位“愛她”的父親,甚至在簽署放棄母親遺產繼承權的證件時不聽公證人的勸告,無條件的相信自己的父親。可見她是那么的單純,那么容易被欺騙。她渴望親情,給予了父親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料。在父親的教導下學會了他全部的吝嗇的生活方式。在父親的臨終之際她渴望得到父親的祝福,可是父親卻冰冷的對她說:“把一切都照顧好。你要到那邊向我有個交代”。可憐的歐也妮到最后也沒有得到父親真正的愛,自己一個人守著父親的錢孤零零的生活著。可以說,很大意義上,父親是導致歐也妮悲慘命運的導火索也是主要原因,在父親的控制下她錯失了自己的愛情,嘗盡了這世間的辛酸,從未過過真正的快樂的日子。

2、自私自利的戀人

查理的出現為歐也妮灰暗的生活帶來了一絲光明。歐也妮遇到查理后,被他英俊的外貌所吸引,深深的愛上了他。她開始懂得了精心打扮自己,看什么都充滿了美感,平常她都不怎么注意的東西現在在她的眼里都是美妙的。一個情竇初開的女孩子在我們面前栩栩如生。她開始有了戀愛中女子的自卑和謙虛認為自己配不上她那英俊的堂弟。為了夏爾,她開始忤逆父親,一心想把最好的給她心愛人。可是在這過程中她又痛苦的糾結著,因為她已經習慣了事事聽從父親指令和對父親的絕對服從。她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私房錢給了查理,也和他互訴了感情,彼此向對方許諾“永遠屬于你”。可是真像是映襯了哪句古語: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查理在離開歐也妮之后,葛朗臺家的血統開始慢慢的暴露出來,他變得殘酷無情,貪婪成性。做了販賣人口,放高利貸等一系列罪惡的事情。他開始和各種膚色的女人游戲宴樂,已經把他對堂姐的承諾遠遠地拋在了腦后。歐也妮在她的心目中和腦海中變得無足輕重,仿佛她只是一個生意上借給他錢的債主。可憐歐也妮還在心心念念的想著他,這場愛情只剩下了歐也妮在苦苦的支撐著。后來查理為了金錢和地位娶了一個十分丑陋的富家女子,而在這時歐也妮收到了查理的分手信和當初她資助他的錢。歐也妮對愛情是忠貞不渝的,她細心的呵護著那份寶貴的初戀,甚至在給查理的信中她依然是貶低她自己,認為是自己配不上堂弟,沒法給他想要的樂趣。歐也妮痛不欲生卻強忍痛苦盡量成全他。歐也妮的犧牲偉大又讓人心疼。可是查理的自私自利注定了歐也妮的愛情悲劇。最后歐也妮只能嫁給了一個她不喜歡的人。

她在世等于出家,是天生的賢妻良母,卻既無丈夫,又無兒女,又無家庭。命運仿佛跟她開了一個玩笑,歐也妮擁有無數金錢,這卻并不是她期望的。然而,她心心念念期盼的真情卻與她無緣,所以她注定一無所有!

3、拜金主義盛行的社會背景

歐也妮的生日宴會上德·格拉森夫人希望他的寶貝兒子阿道夫能同歐葉妮小姐結為夫妻。在克律肖家族一方,被稱為家族中的“塔烈朗”的神甫有當公證人的兄弟支援,決心要同銀行家夫人爭個高低,盤算著要把葛朗臺的一大筆遺產留給他當所長的侄子。方園七、八十里,甚至從昂熱到布洛阿的驛站里人們無不談論這位財產的女繼承人。可見,沒有人真心的愛著歐也妮,他們只不過是沖著他父親的錢財來追求她。這注定了她不會獲得真正的愛情。人們在這個拜金主義的社會里已經迷失了方向,他們失去了愛的機能。可憐的歐也妮被這些人利用著卻不到一絲真正的關懷。大多數人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來到歐也妮家,見證了歐也妮同意嫁給所長先生的事實,并且每個人說著自己想說的話。歐也妮的丈夫心中雖然明白歐也妮嫁給他不是出于愛情,他依然十分的激動,但他激動的原因是終于可以獲得大筆財產了。

雖然每年有八十萬法郎的進項,但她仍然像過去可憐的歐葉妮·葛朗臺那樣生活著,不到父親從前允許在客廳里生火的日子,她絕不會在臥室里生火,熄火的時間也嚴格按照她年輕時定的規章辦。她的穿著總是同當年的母親一樣。索木爾的屋子,沒有陽光、寒氣襲人,總是陰森可怕,凄涼傷感,這就是她一生的寫照。她小心翼翼地把錢攢起來,要不是她以樂善好施力排外界誹謗,也許還顯得她過于吝嗇呢。她辦了許多慈善事業,一所養老院,幾所教會學校,一個設備完善、藏書頗豐的圖書館,每年以此證明某些人指責她吝嗇是毫無道理的。她還為裝飾索木爾的教堂出了一份力。德·蓬豐夫人有人戲稱她為小姐受到人們普遍的尊敬。但這顆只為最溫柔的感情而跳動的高尚的心仍不得不忍受人類利益的算計。金錢想必把它冷漠的色彩傳染給了這個絕世的生靈,使這個感情就是一切的女人也不得不對感情產生了懷疑。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