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們一輩子就干語文這個活,那就想法設法讓這個活可愛起來。假如語文不可愛,那就別指望學生去喜愛,天天打交道的我們也不可愛!--宋運來
上課開始,宋運來老師出示一張圖片,學生發言。
圖片里是什么?
生:小狗吃骨頭
師:能不能添加一些修飾語?
生:骨頭是小狗最喜歡吃的。
師:能不能換一種說法?
生:骨頭是小狗的最愛。
師:那誰愿意說說你的最愛是什么?
生:桃子、西瓜、餃子、茄子……
師:誰愿意仿照上面的句子說一說?
生……
接下來宋老師給孩子們講了一個也是有關吃的故事-《少吃和多吃》。
這是一個民國時期的故事,說的一個孩子吃太多雞蛋,媽媽勸他的故事。宋老師又告訴孩子們在他們爺爺的爺爺的那個時候雞蛋是很稀有的,以便讓孩子們了解這個故事背景同時讓孩子們能夠節儉。宋老師在接下來的講座里建議民國時期的故事可以好好讀一讀,這里面有許多好教材。
接下來宋老師又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孩子們把這個故事抄寫下來。有的學生可能覺得很簡單,實際上并不簡單。有的孩子可能抄的慢很慢,有的可能把標點符符號抄寫錯。
宋老師讓孩子們讀出圖上的標點符號,又讓孩子們認真觀察說出標點符號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從這個細節當中可以看出宋老師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從孩子的實際出發,知道孩子的難題是什么,注重教學的每一個細節。為什么宋老師能夠做到這么細在接下來的講座當中他為我們揭示了答案,他的老師告訴他,每次講作文自己寫一寫,就知道哪個地方難寫,就知道上課怎么講了,有什么辦法應對難寫的地方了。
接下來,孩子們抄寫這個故事,并且把這個故事里面的雞蛋換成自己剛才寫的最愛的。(第一次換)
然后挑選一位學生讀自己抄寫的內容,這位學生的最愛是牛排,在他讀的時候,宋老師發現他這里面的量詞用的是"一張"而非"一塊"所以及時打斷,問其他學生有沒有什么想說的?這時候有學生指出來了應該是"一塊"而非"一張"。宋老師就解釋為什么要用"一塊"。另外宋老師還引導孩子們"煮"和"牛排"不搭配,提示學生注意動詞的使用。
再接著,宋老師告訴同學們怎樣用修改符號去修改自己的文章。
孩子們修改完之后宋老師讓孩子們再讀故事想一想媽媽最想說什么?學生找到媽媽勸哥哥的話"少吃多滋味,多吃少滋味"。
師:孩子們這個故事里的“媽媽”能不能換成其他人?換成誰?(第二次換)
生:可以換成"爸爸"。
生齊讀。
生:可以換成“弟弟”。
生齊讀。
師:有誰有話說?
生:我認為弟弟懂得道理多。
? ? ? ? 我認為弟弟不會煮雞蛋。
? ? ? ? 我認為弟弟肯定讀了很多書。
師反復模仿弟弟讀故事。
生:我認為弟弟在教訓哥哥。
師:合適嗎?為什么?
生:弟弟小不可能比哥哥懂得多。
? ? ? 我認為這樣的話應該是爸爸媽媽說的。
師生討論達成一致,語言要符合人物身份。
師預設情景,出示圖片,生用之前句子模式來說。(換主題)
生:棒棒糖是孩子的最愛。
師:多吃好不好?為什么?
生:蛀牙
? ? ? ? 發胖
? ? ? ? 不健康
師:誰會去勸說?
生:大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讓孩子上課外輔導班是媽媽的最愛。
誰來勸?怎么勸?(爺爺、奶奶)
奶奶:孩子每天都是我來接,我都快撐不住了。
? ? ? ? ? 你還讓孩子活不活了?
? ? ? ? ? 學習要慢慢來。
爺爺:孩子在學校已經很累了,放學就該好好玩玩。
拖堂是老師的最愛。
生嘀咕:老師又拖堂了。
? ? ? ? ? ? ? ? 老師,我還要上輔導班。
? ? ? ? ? ? ? ? ……
誰來勸?怎么勸?(校長)
講到這一部分時孩子們暢所欲言,敢于表達內心真實想法,在座的老師們聽得更加津津有味。
玩手機是某些媽媽的最愛。
誰來勸?怎么勸?
……
學生任選一個句子編寫故事,首先思考題目。
生:? ? ? ? ? ? ? ? 少吸和不吸
? ? ? ? ? ? ? ? 抽煙是某些爸爸的最愛。
? ? ? ? ? ? ? ? ? ? ? ? 少玩和不玩
? ? ? ? ? ? ? ? 玩手機是某些媽媽的最愛。
……
師:編寫故事要圍繞題目,如果爸爸再和客人談事時可以說這個故事嗎?如果媽媽正在生氣可以去勸她嗎?
生:不可以
師:所以勸人還要分場合、看時間。
作業:請同學們在課下編寫故事。
在學生退場后,結各本節觀摩課,宋老師進行了理論上的說明。指出當下好多人在畢業后整體語文能力低,在公共場合敢說、會說的人不多。究其原因,是因為好多老師忽略了在課堂上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變成了啞巴語文。對孩子的能力培養簡單來說要注重聽說讀寫幾方面,以“能說會道,順意寫作”為目標。
宋老師的課輕松有趣,老師們的掌聲、笑聲不斷。教學環節環環相扣,一步一步來,三次轉換,三次提高,學生在輕輕松松中學會了寫作。為什么一向難上的作文寫作課在宋老師這就顯得特別輕松、特別有趣呢?我想這得益于宋老師充足的課前準備、扎實的知識儲備、對學生身心特點的熟悉、幽默風趣的語言。我喜歡這樣的課堂,我也希望能有一天自己的課堂上也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