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身體健康
當時覺察到自己知道晚睡不好,但是做不到。反思原因是沒有感受到早睡的好處和晚睡明顯的壞處,所以動機不強,然后行動就是電腦設置10點半自動關機。這個action執行了沒多久就放棄了,后面還是會晚睡,把電腦設置調回來了。還有一個action就是通過跟lulu互道晚安,希望形成儀式感來督促自己晚睡,事實證明前幾天有點用,但是后來跟LL的互動不明顯,也沒有再繼續了。
當時已經有意識去思考原因和制定相應的行動,但是因為沒有明白真正的原因,只是在果上努力,所以制定的行動基本都是無效的,不能持久。現在自己已經形成了早睡早起的作息,即使是國慶假期都沒有打破,也不需要刻意堅持,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已經從內心深處明白了早睡早起的意義,早睡,可以讓身體在最合適的時間充分的休息,為第二天提供能量。而且只有早睡,才可能早起,而早起的一小時用來讀書,或者做職場能力提升訓練,在一天中最有能量和無干擾的時候來做,做完之后感覺到成長的幸福感和動力,而這個是符合我的價值觀的,所以我會感覺到充滿能量。我品嘗到了好處和幸福感,就會形成TMBRT正向循環,開始建立儀式感和習慣,從而不斷強化。
Intellectual-job 工作技能
建立OCM 評估checklist,Gemba checklist,word 問題wiki,審計準備questions summary,開始有意識的進行知識總結和記錄,初步的卡片式積累的思維雛形。這些checklist還是有用的,在后來需要的時候,也會打開去調用,但是基本上都是內容的詳細步驟的記錄,內容比較繁瑣,現在看來有些內容其實可能其它人早就總結過了,只是當時我不知道。而且當時做這些只是為了避免將來忘記而做的,只是為了自己使用,并沒有想過對于組織的價值,沒有跟SOP 體系,流程做鏈接,而是focus在這件事情的內容和步驟本身,記錄的內容比較瑣碎,沒有框架和邏輯,所以其實不方便記憶,理解和調用。所以后面的使用率也不高,但是至少在當時,形成成果的意識已經開始形成了。
如果現在再來看待這些任務,我就會從OCM的系統流程,文件評估的流程入手,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意義和價值對于自己和組織分別是什么,里面具體的操作和注意事項是否有更加高效的資源來獲得,如果沒有還是會自己積累,但是做的時候會更加框架化,同時會考慮形成作品來分享。
開始實踐項目管理,對于spec項目,QA lean項目,QC lean項目都開始按照項目管理的思路來進行刻意練習,應該說思考已經比沒有接觸項目管理的時候要深入,但是因為完全沒有做過項目,沒有經驗,所以現在看來,當時對于項目的干系人的期待包括我自己的期待其實還是理解不夠深入,同時對于項目的分解,后期的跟蹤執行推進的也比較糾結。關鍵還是項目計劃做的不夠深入。但是我相信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但是按照PM的思路和框架,不斷的理解,實踐,我相信會慢慢形成比較深刻的心理表征。
Intellectual-life 生活技能
通過閱讀好好學習,開始學習和實踐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并開始在簡書上輸出文章,包括如果用GROW模型來思考lean的發展等等,我開始學習到底應該如何來讀書,現在看來,其實就是開始學習如何提升自己的理解力,把知識進行了解,理解,提取,使用,應用的過程實踐。
Emotional 社交
去南京參加線下活動,有意識的希望能夠解釋成長和正能量的伙伴,還是有收獲的,現在看來,這樣的體驗是值得的,可以拓寬自己的眼界,認知,但是不用刻意為之,考慮到時間和交通的成本,現在其實不用很頻繁的參加這樣的活動,因為網絡直播可以獲得知識,而真正的人脈還是要在真實的深談中獲得,社群活動的人參差不齊,真正獲得摯友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接觸時間非常短暫。
Spiritual 心靈滋養
通過學習好好學習,最大的感觸就是深深意識到反思的重要,于是開始每天進行晨間日記深度反思,開始看到自己潛在的一些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開始以理性的角度來觀察和了解自己,這種感覺非常的震撼,似乎很多之前不明白的事情都開始有所了解和感悟,但是因為當時自己的反思能力和對于認知模式還沒有很深刻的了解,所以很多反思都是在套用一些概念,但是并不知道如何真正的跟自己的實際結合,并且產生有效的行動
現在對于TMBRT,系統化思維,價值導向有了理解,知道了大腦系統1和系統2的思維方式,開始明白反思其實不是反思事情本身,而是要去思考做出這件事情的決定的決策原則,動機,當時的假設是什么,和現實世界的gap是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gap,我要如何來調整,未來如何可以不再掉坑等等。但是我覺得好好學習和反思系統對于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收獲,讓我開始真正的認識我自己,了解我自己,開啟了一段和我自己的認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