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真心維系這段關系,應該要對你坦誠相待吧!
中午的時候和家里的親戚通電話,被告知要介紹朋友,其實呢,這樣的告知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一次拒絕這樣的邀約,可能是日本有這樣的文化吧,能夠理解卻還是會略感不適與尷尬,也許是因為這不符合自己對邂逅另一半的場景預設?也或許是因為我從未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以至于讓她們暗自著急很久了吧。我的“緣分未至”盡管大多數時候不被大家相信或者以為是借口,但這就是我內心真實的想法:緣分妙不可言不可言說卻又從來不是無緣無故,或許就是像今天說的那樣因為三觀很合,所以有默契自然成吧。偽文藝的說法可以是“情不知所起而一往而深。”
我并不苛求另一半如何的完美亦或是優秀,平凡如我,我只是希望可以遇見一個合拍的人,他能夠、也愿意聽我所想,懂我所思,即使我的幼稚也可以包容。也許是精神潔癖在作祟,讓我牽強的接受一個陌生人介入我的生活或者插足另一人的生活,會讓我難以接受,向來自己愿意的事情即使艱辛我也不會抱怨,一旦失去興趣則無法強求,也許這是另一種懦弱的體現。就像學習這件事,從來都是我自己的喜好,從來不是家庭、老師對我的束縛和壓力。如果連人生伴侶都要將就,不能隨心,那人生的意義和追求究竟是什么?
可能是家庭的原因以及自己和哥哥姐姐的年齡差距,雖然至今仍不是富裕家庭,但成長的環境給了我自由的天性,因而我不將就不湊合,但是也不會放棄不會偏執,我想我還是會遇到一個對的人吧,生活不就是一場場意外和偶爾組合成的邂逅嗎?只是恰巧這個人是現階段的你吧。
不知道是哪一句話還是哪段話讓我意識到,我無法確定我們的關系是不是確認的太過倉促,我不是不信任你,我只是對自己缺乏安全感,除了知道自己之外,我不知道你為什么會想和我在一起,我不知道這樣的熱情能維持多久?有多少人熱戀的時候不是聽從內心呢,最終也擺脫不了“一言不合到一言難盡”的結局,告知自己即使是一個人也可以很好卻仍然忍不住難過和心痛,因為我本質上就是常常會不自覺“以悲觀之心情過樂觀之生活”,具備整體悲觀,細節樂觀屬性。
補充條件:
1、是有和哥哥含糊地說過,有一個自己覺得很好的人,希望可以進一步發展,但并沒有特別細說,所以家人并不知道我們的關系(可以說是情侶關系嗎?),所以請不要責怪他們,如果你有一點因為在意我而介意他們的做法的話,因為他們只是出于關心我。
2、如果是因為我選擇現在的職業而錯把佩服當喜歡,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你錯了,我并不是你所謂的高尚和理想堅定,我只是不知道要做什么。而我的固有認知不允許我敷衍工作。僅此而已,以上。所以,你完全可以猶豫和退回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