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三亞前,父親和我提起,說:“南山寺是個不錯的地方,你可以去看看。”
父親極少夸獎什么,他若說不錯,那大抵就真的不錯。
而當我走到南山寺時,許是之前走了太多的路,加上天氣悶熱,被那門前高大臺階上來往如潮的人流搞的頗為心焦意亂,覺得那人工修建的堂皇廟門很是無趣。但想要拍照帶來的沖動,還是驅使我邁著沉重步伐進入了寺內。
此寺依山而建,寺內道路一路蜿蜒向上。廟宇樓閣掩映在紅花綠樹間,遠看只露出一段段的半截墻壁和飛檐,到也有了幾分味道。
但吸引我的是進門后右側的一片傾斜的崖壁,崖壁七八米高,其上滿是藤蘿花朵。其中一朵紅花最是高挑,綻放在藍天下,抬頭看時仿若凌霄。
其時,我緊挨著崖壁站在那朵紅花之下,那一刻四周仿佛忽然變得安靜起來,那些拍照的,說笑的都遠離而去,心中所有的暑氣盡消,眼前只有那一朵盛開的紅花。
那一天,我順著崖壁旁那條向上的道路走了下去,而其他游客都選擇了另一邊直通大雄寶殿的大道。
我選擇的那條道路很安靜,安靜到可以聽到鳥叫,可以聽到風聲,可以踏著落葉徐徐前行。
一路上,我走的每一條路,經過的每一座殿堂,看到的每一棵樹、每一朵花,都那么安靜。
它們仿佛在這座紅塵里的寺廟內存在了很多年,卻又寂寞孤獨了很多年;它們聽著每天的佛號晨鐘,也聽著我偶爾經過時細碎的腳步聲。
它們,不為我存在,似乎又在等我到來……
去三亞前,父親和我提起,說:“南山寺是個不錯的地方,可以去看看。”
南山寺有多好,各有所見,因為選擇道路的不同,你我看到的必然不能一般。
于是,我常想起的不是繁花似錦,而是某一刻或是某一條偏僻道路上的瞬間,那紅花、那落葉、那鈴鐺、那斑駁的光影、那疏遠的誦經聲。
一切,只因為有你相伴。
那一刻,于紅塵萬丈里,細數流年。
2016年3月22日,小飛于長春;重編輯發于微信公眾號“飛過天空”開通之日
7月14日,修于簡書注冊并發第一篇文章之際
愿琉璃凈土,世俗紅塵,萬般榮耀,皆歸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