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羨慕兩種人。一種是,面對廣大觀眾依然鎮定自若,口吐蓮花,并且還講得頭頭是道;另一種人,那就是會提問的人。會提問的人提出來的問題有含金量,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也讓別人覺得他確實是經過了認真的思考,并且他的文化水平肯定高于常人。用一句話就讓別人對他刮目相看。同時也有可能給他帶來更多的機遇和知己。不得不感慨,會說話真的太重要了。
我們都知道,第一種人是可以通過演講和說話的訓練,就能達到的,是有方法可循的。所謂世間萬物皆有規律可循。同樣,會提問也是有方法可以學到的。
一、順應。首先你要充分理解對方所說的話,從他的觀點中,引申總結出您的問題。就會讓別人覺得你確實是認真聽了他的話,并且還認真思考了。不要另起爐灶,提出跟對方所說的內容沒關系的問題。也就是要將對方的觀點更深入的一點的去思考,從深度上提高水平。這也是我們在提問時用的最多的方法。
二、提升。把對方的問題歸納拔高,成為更具概括性的大問題,再從大問題出發提出自己的小問題。也就是從作者觀點的高度為主要出發點,在提出自己的問題。
三、跳躍。所謂跳躍即發散思維,遵循對方的邏輯,但是跨躍到另一個領域,跳出原來的話題。即"換湯不換藥""舉一反三",這跟我們高中時學習物理的定律是一樣的,同一個定律,在不同的領域照樣遵循。這就延伸到了問題的廣度上面,同時也是提問方式里面含金量的一種方法。
三種方法,由簡到難,分別從提問的深度,高度和廣度進行了總結。只有在生活中不斷應用,揣摩,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練習才能不斷提高自己在提問方面的水準。
希望此篇文章對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