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父親身體微恙,幾天前,我帶著孩子陪伴著父親去醫院看病。在等待檢查期間,孩子耐不住漫長的無所事事般的枯坐,開始玩我帶給他的小汽車玩具,并組成一個車隊,大車拉小車玩的不亦樂乎。旁邊同樣有一個小朋友,大概和小十月差不多的年紀,不到兩歲,拿著媽媽的手機,看著手機上的《熊出沒》,亦是津津有味。后來,小十月大約是玩累了,開始拿出我給他帶的小餅干,吃了起來。在孩子的眼中,世界應當是由美食與玩具組成的色彩斑斕的美好吧。旁邊看《熊出沒》的孩子看到小十月一臉享受的吃相后,他的眼睛瞬間亮閃閃的,向我們走來。看到那閃著光亮的眼睛,我微笑著對他說,“寶貝,給你吃,這是阿姨自己做的,很好吃的!”小十月也笑瞇瞇地看著他的小伙伴。孩子雀躍地又走近了一步,然后抬頭怯生生的看著他的媽媽。他的媽媽卻開始嚴肅地斥責他:“不能吃!媽媽是不是告過訴你,不能要別人的東西吃,說了那么多次,怎么就是記不住,看見別人吃東西,就往前湊”。我訕訕地收回我拿著餅干的手,并抱緊了我的孩子。說實話,我是怕小十月看見孩子媽媽眼中兇惡的光。她的孩子停住往前走的腳步,定在了那里,眼睛里面亮閃閃的光芒不見了,一跺腳,轉身繼續看他的《熊出沒》去了,之后,再沒有往小十月那里看上一眼。
那個孩子媽媽的做法我是理解的吧。現在充斥在網絡、電視、手機、報紙上的事情就是哪哪的孩子走失,哪哪的公安部門破獲重大拐賣兒童犯罪團伙,甚至倪萍阿姨主持的那檔尋親節目中,太多失散多年的孩子與家人團聚的飆淚場面,讓人看了不勝唏噓。同時,陷入了無邊的焦慮和惶恐中,外面的壞人太多了,要怎么保護我的孩子?于是,恨不能打造一個帶防彈有定位能監控的全方位玻璃罩子套在孩子頭上,才會讓惶惶然的心有了一丁點的安全感。可是,在我們惶惶然地帶著防備的審視著這個世界的時候,也會把這個小小的、不安的、充滿恐怖的情感該給他吧,那么孩子的眼中的世界必然不會是陽光明媚的了吧,這樣心里帶著一層霾生活在童年的孩子,后面的人生該當如何。
小十月現在不到兩歲,他已經能聽懂長輩和他的所有對話,并有所回應。對于夸贊他的話,他會笑的把故意把眼睛瞇瞇成一條縫,表達他的高興;會在犯錯誤的時候,被問及下次會不會再這樣做時,回答“不了”;也會在被冤枉時,飆出眼淚,并嘟囔著為我們尚且聽不明白的話語,為自己辯解。這樣一個孩子啊,讓我時不時的感覺,我這個拙劣的畫師,需要怎樣往這張純白色的紙張上作畫,才能讓他人生的這張畫紙上色彩斑斕,不需此生。我想必然不是惶恐不安,帶著層層的防備的吧,我想讓他在感知世界的美好中,在陽光明媚的春光中,像一朵曬足了陽光的花兒那般肆意地綻放。
那么,應該心里需要有一份善意吧,就像心里面種下一束陽光,才能在與人交往中,像一個散發光芒的小太陽,播散溫暖,同樣也收獲著溫暖。就像我們順手為別人按住的電梯,為隨后出來的人拉住的門,收獲別人善意的微笑,心中也會有熱乎乎的溫度。
寫到這里,眼前不禁回想起前段時間帶小十月玩滑梯時碰到的一個小姐姐,大約五六歲的年紀,素不相識的兩個孩子,像一個照看小弟弟的大姐姐一樣,拉著小十月的手上滑梯,怕他害怕不敢下,自己先滑下來,然后再接住小十月。小十月玩的專注,看都不看我一眼,只跟著他的這個小伙伴一起玩,小小的滑梯上留下兩個娃娃銀鈴般的笑聲。那一瞬間,我帶著感動,看見從陽光照射在孩子身上散發出的光芒,那是一種彼此信任的溫暖,像那朵溫暖而燦爛的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