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逾淮為枳

“橘逾淮為枳”是中國古代春秋戰(zhàn)國時代晏子說的一句名言,意思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只是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不一樣。為什么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不一樣。

橘子移植到另一個地方會長出不一樣的果子。英語也是一樣,移植到另外一個語境里也會變得面目全非。

在俄國一個公墓入口處有這樣一塊英語牌子:

'You are welcome to visit the cemetery where famous Russian and Soviet composers, artists and writers are buried daily except Thursday.'

它想表達(dá)的原意是:“歡迎參觀本公墓。這里安葬著著名的俄國和蘇聯(lián)作曲家,藝術(shù)家和作家。除星期四以外,每天開放。”

可是由于時間狀語daily except Thursday的位置不對,整個意思變成:

“歡迎參觀本公墓。這里除星期四以外,每天都在安葬著著名的俄國和蘇聯(lián)作曲家,藝術(shù)家和作家。”

日本有一家酒店掛著這樣的一塊牌子:

'You are invite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chambermaid.'

不明就里的男性旅客見了,可能會想入非非,因為take advantage of somebody是占人家便宜的意思。這個牌子明明就是“歡迎您吃女服務(wù)員的豆腐。”嘛!殊不知它想表達(dá)的本意只不過是,“本酒店有女服務(wù)員打掃房間,歡迎惠顧。”

香港一家裁縫店里有這樣一塊牌子:

'Ladies may have a fit upstairs.'

它的本意應(yīng)該是:“女賓試衣請上樓。”Fit 這個英語單詞做動詞時有“試衣”的意思,如fitting。可是如果作為名詞,它有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意思“抽筋”。于是這塊牌子的意思就變成:“要抽筋的女賓請上樓。”

在不同文化和語境的土壤上,好端端的一顆英國橘子,便長成變了味的枳子來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