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熱火朝天地在數學英語各種補習班門口議論紛紛的時候,語文作為老大老穩不溫不火的中國第一學科悄無聲息地變幻為控制局面的“精靈”站在遠處等待我們去重新認識…
小學課本改革、中考內容調整、高考閱讀全面化覆蓋----也許將來的比拼會從急功近利轉為長線投資!而“精靈”依然高傲得不愿俯下身子庸俗于分數上的較量……于是乎,她依然離補習課堂越來越遠,甚至有人質疑語文強化學習的必要性。
《課標》明確語文閱讀的重要地位,而這長線往往是不被認同的投資方向。當名著導讀開課的時候,有媽媽認為買書給孩子看看就可以了,實在不看書的電視劇也能讓孩子了解名著,干嘛花錢再看不到分數的學科!
語文閱讀是接受文學藝術的熏陶的過程,方式方法很多,但目標明確地“作”才是啟發孩子閱讀興趣的捷徑。通過活動、扮演、聯想,孩子們主動進入“閱讀”,遵循教學規律想方設法把興趣與能力提升結合起來展開課程是多么有意義的事。然而家長們的急功近利讓眾多語文教育工作者心寒。
不長線培養閱讀興趣怎么讓孩子愿意投入紛繁復雜的科普實用文去學會檢索信息,不把握孩子的個性特征如何讓他們在名師大家的名著中理解情感,不養生閱讀的好習慣怎么可能掌握閱讀技巧用于概括總結----沒有這些妄想孩子能寫出好的文章真是癡人說夢!
只能說語文考試所需要的能力在閱讀中可以得到全方位的訓練,但為了考試多幾分和長線培養能力做法還真不同!因為我不想磨滅了孩子的“愛”,當她的“愛讀”變為“得讀”,個人認為初中時的“技巧點燃”就沒有火種了……
當執著于學習外的藝術培養時、當為了考分徘徊急功近利的應試補習時、當自己不了解而磨滅了孩子的潛能力時,別忘了,有一個學科有一種能力是附屬所有、相伴終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