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痛苦、面對、追尋、重獲,這就是所有成長的腳本,一旦你不愿意演出前三幕,后面的故事也就無從開始。
? ? ? ? ? ? ? ? ? ?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古典
記得之前去上生涯課的時候,有個同學問我,你為什么來上課?你這么小,就這么積極向上,真好。確實是,因為我們那個班里我最小,從22歲的我到將近60歲的同學,哪個年齡段的都有。但在那個課堂上,所有人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就是很樂觀,很陽光,那三天也是我這段時間過得最開心的幾天。
前段時間因為一些人生中的小插曲,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每天都在向外尋求別人的關注和認同,覺得自己是那樣的可憐,就應該有更多的人來安慰我,照顧我,那段時間的空虛感和孤獨感,真的只有體會過的人才能明白。
后來因為我把我媽折騰的不行了,媽媽甩了句狠話給我,那一刻感覺連我媽都不要我了,全世界都把我拋棄了,但也正是因為我媽的那一句話讓我徹底的醒悟了,所以我也很感謝媽媽的那一句話,她是改變我生命的開始。
這就是成長中的失去與痛苦。
后來爸爸跟我說,趁有時間多讀點書,學學心理學,可能那個時候我爸也覺得我挺傻的,所以怕我被人騙,讓我去學心理學的吧哈哈哈。
那段時間自己的確想盡早走出人生低谷,所以也想給自己找點事情做,于是就帶著這種想看懂身邊人的想法,看了第一本心理學的書,也是好早之前媽媽買給我的《愛的五種語言》,據說這本書在全球賣瘋了……看完后確實覺得很不錯,還把它推薦給了我的好朋友,有機會大家可以看一看。
后來無意間從微博上看到了一個提高情商的帖子,當時因為閨蜜的提醒,我也發現自己情商真的是低的可憐,于是就把那個提高情商的帖子里的書都記下來了,那里推薦的第一本書就是社會心理學教科書《自我》,買回來拜讀了一下。因為太過于專業,內容枯燥的沒朋友,所以讀了一半就棄了,到現在也還沒有讀完,但從書中發現很多自己都不認識的自己,甚至自己的一些古怪的行為也都可以解釋。這本書也開啟了我的自我探索之旅,遇見了未知的自己。
同同說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之后是成長。我想獨處也是一種能力,獨處的時候更容易讓我們成為自己的朋友,面對自己。
這便是成長中的面對,面對真實的自我。
從此我就走上了心理學之路,那種感覺就像是遇見了失散多年的姐妹一樣激動。接觸了一段時間的心理學之后,我才慢慢發現,許多人都像我以前一樣對心理學有很大的偏見,很多人都覺得學心理的人很可怕,因為他們時時都能看透周圍的人,但事實并不是這樣的。心理學的宗旨是自助助人,反而學心理的人都是很有愛很善良很幸福的。因為他們會去了解自己,他們的內心足夠的強大與充實,他們不會尋求外界強大的認同,他們還會把這樣的愛和正向能量傳遞給身邊的人。所以如果遇到那種愛自黑的人,千萬不要放過他們,內心有足夠的自信才有自黑的勇氣。
在這個期間我也有去找過心理咨詢師,帶著我對自己初步的了解去向我的老師求證,結果真的是長這么大第一次被人夸聰明!所以說,心理學也是一個可以充分運用自己智慧的學科,充分的自助助人。
再后來就是從張德芬老師那里看到了古少俠的一節課,就跑去聽了聽古少俠對于生涯的見解,于是就一發不可收拾的踏入了生涯學。其實在我看來,生涯也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把人的一生歸納總結出來,發現我們遇到的職場以及生活中的問題都是很有共性的,再帶著這些共性問題的解決方案來幫助更多的人,生涯的宗旨也是自助助人。
說實話,成長的這個階段也是最痛苦的,這個階段是真正蛻變的過程,就好像拿把錘子,把過去20多年的那個自己砸碎重鑄,心里就好像有兩個聲音一直在打架,一個正向一個負向。那個痛苦的過程,那種在周圍人的質疑聲不理解聲中成長的難過,讓人真的很無能為力。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
在這個階段中如果真正的想療愈自己,那就要真正的去了解自己,甚至勇敢地去追溯自己童年時所受到的傷害。雖然那些是父母無意中給我們的傷害,但卻是造成我們自卑甚至一些行為的根本原因,比如發脾氣、指責、冷暴力、自我否定等。療愈來自理解,理解來自充分的了解,所以想徹底放下所有心結的前提是足夠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
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做到十分的了解自己,我們能做到的只是不斷的向內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看到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發現那份不一樣的美好。
這也就是成長中的追尋,不斷地尋找真實的自己。
當我完全走出那樣的痛苦,走出對自己那樣的否定,我發現我迎來的是不一樣的人生,那是一種充滿能量的人生,是一種慢慢擁有自信的人生,是一種愿意盡我所能幫助更多人的人生,是一種把自己的愛傳遞給更多人的人生,這便是我最真實的人格特質,做回自己的感覺特別好。
所以在心理學與生涯的路上,我會一直努力的走下去,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小伙伴,幫助更多像我一樣迷茫,不了解自己的人走出困惑,因為在助人的路上,我也獲得了自己的價值。
這就是成長中最終的重獲,獲得自己人生的價值,內心的充實,幸福的生活。
成長是一門必修課,每一個人的成長中都會伴隨或多或少的痛苦與不安、迷茫與焦慮,只是我們要如何面對這些,跨過去的是遠方,跨不過去的就是茍且。我很感謝所有的傷害,更感謝自己的堅強,我相信任何不曾殺死我的東西,讓我更強大。
慶幸現在的我23歲,看劉同35歲時寫的新書,也終于能引起共鳴了,這么多年也總算是跟上他的腳步了……同同他媽說,沒有一個人會一直正確,只會越來越正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只有不斷完善的人。放下對自己與別人的期待,就是接納的開始。我想這就是成長的含義,這也會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
最后,作為自己在這個世上最好的朋友,最愛自己的人,一定要祝我生日快樂,哈哈哈。
愿身邊的每一位親愛的都能夠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聚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