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聘從樹上掉下來,一下子懵了過去,聽到妻子周瑩的陣陣呼叫,緩緩醒來站起身。
但周瑩對他的起身,似乎視而不見,他詫異地低頭一望,瞬間驚愕了。 他分明看到自己躺在木板上,周瑩痛苦欲絕地哀叫......這到底怎么了?
只見自己的鼻翼兩邊開始滲出鮮紅的血液,緊接著雙目和嘴角都紛紛沁出了鮮紅的血流......"周瑩,我在這兒,我在這兒......"? 但所有的人都聽不到他的聲音,所有的仆人和周瑩,還有丈人周老四,都只是關注地上的那個人!
吳聘驚恐萬分,蹲下身子去摸自己的那張臉。奇怪,為什么摸不到?我的手居然穿過了自己的臉。
此時,吳聘“噌”地一下,像彈簧一樣迅速瞬間彈起來,連連往后退......"怎么回事?居然身體穿過了那棵棗樹?”
吳聘已經顧不得躺在木板上的自己,也顧不得周瑩的呼叫,不停地上下左右使勁揉搓自己的身體,居然沒有任何感覺!
“少東家,你的時辰到了!”
“你們是誰?” 吳聘循聲望去,只見墻根邊上站著兩名白衣男子,清秀俊朗,分外好看,但之前從不曾在別院見到過。
兩位年輕男子對著吳聘作揖后,抬眼說道:“少東家,你今生的大限時辰已到,請跟我們回去吧!”
......
就這樣,帶著對周瑩的濃濃眷戀,吳聘跟隨兩位男子,隨著一束光輕輕地飛去了!
在閻王殿的偏廳里,吳聘坐在一張椅子上,忽然覺得:吳家東院......爹娘......周瑩......已經離自己分外遙遠,他死死不想忘記周瑩,拼命地要記住周瑩那張臉;吞咽著口水,想要記住那甄糕的甜蜜味道......
閻王大殿廳里,碩大的書桌上,放著厚厚的一疊奏折,上面羅列著吳聘這一世的判定。閻王摸了摸自己長長的胡須,拿起這份報告,細細地看著,頻頻點頭,不時地舉起毛筆,在上面一一寫下批注:
樂善好施,誠信待人
吳聘做人行事都秉持著心底的善念。
雖懷疑當街摔倒的潑皮訛詐,但吳聘還是本著仁愛之心,命小廝聘請大夫救治。
面對弱女子周瑩的苦狀,除了給銀子還雙手遞上自己的名帖,讓周瑩以備不需。在幫助弱勢群體時,更是不忘尊重他人的人格。
饑民遍布涇陽時,吳聘率先打開糧倉,熬粥解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吳聘將自家50畝地,無償給饑民,最終能自食其力。
為了維護同行的利益發展,面對沈四海之前的損人不利己行為,主動握手言和,聯手共事。商議過程中,該堅持“誠信”原則時,他又決不會逾越底線,寧死不妥協。
《三字經》中的第一句耳熟能詳:人之初,性本善。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善心是人的發心,可惜有多少人在歲月的長河里,迷失了自己。
小信誠則大信立。
早年的三聚氰胺奶粉,添加防腐劑的各類保鮮食品等等等等......國家的基本民生行業,都遭到了侵蝕,賣什么的不吃什么,人人都居安思危,害怕自己被“毒”死。
不得已,國人紛紛購買國外良心健康食品,結果催生了一大新型的“代購”行業,和各大網站的海淘客,我們為拉動了世界各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們就是用這樣“彪悍”的行為,“赤裸裸”地詮釋了何為世界經濟大國。
各地的爛尾樓、豆腐渣工程坍塌事宜,頻繁發生;商人為了謀求私欲,不惜破壞行規,做出殺雞取卵的舉動。原本,很多外企欲圖,在中國謀求長遠利益發展,實現雙贏的局面,結果在國人“賺快錢”的思想和其他相關因素下,紛紛撤資遠離。
整個大環境演繹了一場,“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局面。大量的富裕階層移民,大批的中產家庭送子女出國留學......這些現象難道還不能引起我們的深思嗎?
孝而不順。尊重長輩,恪守個人原則
當吳蔚文要求吳聘寫下休書時,他帶著周瑩跪在雙親前,請求父母收回成命。面對父親的堅持,吳聘明確告知雙親,自己選擇與周瑩同相隨。
他非常清楚,自己的幸福是什么,自己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吳聘溫柔的外表下,卻有著堅定的個人主見,決不會人云亦云。他捍衛自己原則的同時,也積極行動,尋找最好的解決方法。
在吳聘的堅持下,被感動的周瑩也許下承諾,吳蔚文最終放棄了“休書”的念頭。幸虧吳聘的執著,吳蔚文的放棄,才有了吳家東院的東山再起。
家長們總是告訴孩子,要聽大人的話。家長的話,從某種意義上,代表了一種權威。我們可以引申到當今社會,老板、領導,那些代表權威的力量。
人為什么會服從權威,最主要的原因,權威代表著正確,代表著秩序,服從權威對自己有利,對全局有利。但是以權威的正確性為前提時,假如權威的正確性受到懷疑,人們對權威的服從也一定會瓦解。
無論從動機還是能力上,權威都不是絕對可靠的,盲目服從權威就帶有一定的危險性。事實上,很多災難性的后果,微到個人情感,小到一次事故的處置,大到整個民族的災難,里面都能看到壞權威和盲從者的影子。
因此,我們既要看到權威的必要性,尊重權威,又不能絕對服從權威,必須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保持自己的警覺,相信常識性的判斷,相信自己的本能感受。
辨識人才,知人善任,大格局思維
當周瑩在學徒房承包其他學生功課,并采取不同的定價,被先生發現后,狀告到吳蔚文。不是先生的吳聘,卻發現了周瑩經商的天分。他向父親極力舉薦,面對父親陳舊的思維,他旁征博引、有理有據、逐一分析,幫助父親打破原有固化的思維。
當吳蔚文采用“百家客商年終返利”計劃后,吳聘才告訴父親,這個建議是來自周瑩。
吳聘采用不同的方式,巧妙地,讓父親不自覺地撇開成見,最終完全接納周瑩。臨危之際,吳蔚文將易世堂的大印,放心地交給了自己的接班人。
而周瑩也找到了人生的意義,不再向往那種“浪”生活,充分發揮自己的經商天賦,成為富可敵國的一代傳奇式人物。
每個人都帶有自己獨特的潛能,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綜其一生,就是發現自己的潛能,找到自己的使命。
作為家長和老師,就是觀察并幫助孩子發現這種能量。
這種使命感是來自內在的力量,它能夠給人在學習和工作中帶來充實和快樂,它們的目標正是自我和諧的目標,擁有這種使命感,會對學習和工作充滿熱情,在學習和工作中實現自我。到了這個時候,學習和工作就是一種恩典,這才是幸福的終極要義。
用心感化,積極鼓勵
面對周瑩的小欺小騙行為,吳聘用心和行動去感化她。因為沈月生事件,唯恐無法換得周瑩的自由,他火速安排,保證周瑩安全離開。并提供足夠的財務資助和實物,確保周瑩能自食其力,徹底告別騙人的行當。感動之余的周瑩,也將“誠信”二字深深地刻入了心底。
周瑩對著詠梅的字畫,將“兮”念成“水”時,吳聘沒有指出她的錯誤,相反卻是給予肯定的認可;當周瑩覺得自己胡亂說話時,吳聘當即表示自己就是喜歡她的“胡言亂語”,還說可以給他帶來很多的好點子。
吳聘自始至終是鼓勵周瑩,從來不打擊她,用肯定的眼光,欣賞的笑容,促動周瑩自發地去認更多的字,激發她學習的動力,并充分發揮周瑩的天性,任其自由施展。
吳聘愛周瑩,但不占有,尊重她的人格,賞識她的才能。比起愛人,吳聘更是周瑩一生的引路人。
在我們的教育中,無論家長還是老師,就應該具有吳聘這樣的一種精神,積極鼓勵孩子,不打擊,不磨滅孩子的個性。善于發現孩子特長,并加以正確引導。面對孩子的錯誤和過失,不打不罵,循循善誘,耐心誘導,讓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優良思想,最終成為孩子終身的核心價值觀。
如今的應試教育,所謂的起跑線觀念,都在摧毀一代孩子。作為家長,我們無力抗爭當今的應試教育體系,但最起碼,我們能做到,尊重孩子的人格,不以家長的意志去塑造孩子。啟發和鼓勵孩子,并幫助他們找到今生的人生目標,給予他們一個幸福的人生!
看完吳聘的上一世判定,落下最后一筆,閻羅王命身邊的仆人宣丞相和吳聘魂魄火速進殿。
閻羅王對著前方跪拜的丞相說:“快快快,快讓此魂魄投胎人間!”
丞相不解,抬頭遂問:“大王,這樣投胎的速度,本朝從未有過,還請明示?”
閻羅王展開難得的笑容,走下寶座,指著那疊標有”吳聘“二字的厚厚奏折,笑顏說道:“如今,人間最缺這樣的老師,此靈魂的仁愛、情義、胸懷和精神是乃一代名師之范啊! 目前,地界的教育現狀令人堪憂,而他具有那種能量可以改善并引導當今的局面。好生護送,火速送他去往地界,并許他和周瑩的一生一世好姻緣!”
丞相得令后,親自陪同吳聘魂魄,去往了孟婆橋。
吳聘魂魄喝下了那碗孟婆湯后,帶著對周瑩的最后一絲殘存的記憶,朝著光明的方向飛去!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