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筆記(二十九)
2016年5月22日
我是品味低的那個人
當你賺的錢撐不起你的花銷時候,你會怎么樣。我不知道,可能從小家里給我的是錢來之不易,有兩件事我記得太清楚,第一是我十八歲那年過生日,我從十六歲的時候就開始不過生日了,原因很簡單,因為怕花錢,我不知道那時候的經濟水平代表著什么,七年前,一個好利來的生日蛋糕一百多,那時候我點一個宮保雞丁或者魚香肉絲的炒菜只要十塊錢,我不知道那一個小小的蛋糕,只夠一家三口吃一頓的蛋糕到底代表著什么,我只知道如果用買它的錢去買炒菜,夠我吃一星期的,后來我上大學了,有人過生日,我同樣也訂了一個好利來的蛋糕,當然,花的是我自己省吃儉用攢的錢,但是,感受卻沒有任何的改變。第二件事情,是我師范一個學姐,畢業一年當了小學的班主任,工資五千多,可以給別人買蛋糕,可以自己花錢買好吃的,那時候真的很羨慕她,原來我不知道什么鮮果時光等飲料店,只知道那一杯很貴,也知道學姐工資好高,后來我也畢業了,也賺到那么多,甚至多于那么多的錢。當然只存在于銀行卡的數字上,我從不隨便花那些錢,直到漂到帝都,交房租,我才知道五千塊錢到底有多厚。有人說我摳門,不會生活,沒有品位,沒錯,甚至我到現在都叫不出除了耐克,李寧,阿迪達斯這些牌子以外的牌子,買東西只挑淘寶上便宜好看的,從來沒有從專賣店買過,只因為我知道那里面的東西貴,不是沒有錢,可能是因為過慣了窮日子,能省則省,我喝的最多的也就是大街上一塊錢一瓶的礦泉水,吃的也就是路邊小攤,蘭州拉面。偶爾奢侈一下,也就團購了一個可以吃夠本的自助。生活觀念,還有所謂的價值觀不同吧,我也不想向那些有品位的人靠攏,我覺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慢慢攢錢買自己的房子,我賺得錢現在無法撐起我有品位的日子,就算撐得起我還是會節儉,原因很簡單,沒錢才知道錢來之不易,我還是做那個品味低低的人吧,光彩背后隱藏著心酸,或者只有外在而沒有內在的人,我不羨慕,也不崇拜,我只愿意做那個低調品味低的連名牌都認不全的普通人。
錢多有錢多的活法,錢少有錢少的生存方式,我總是認為自己的薪資水平要盡量匹配自己的消費習慣,至少不能超前,我知道我這么寫可能會有一大波人來詆毀我、罵我,可是我還是要講真話,過度包裝自己,去買什么名牌難道就真的是令人羨慕的生活方式嗎,對于衣服、鞋子甚至是我自己背的包我真的一點點概念都沒有,什么經典款、流行款我也不是那么關心,我一直以為東西能用就行,可能這也注定了我是那個土的那一位吧,我無法去改變別人的生活方式,也不知道光鮮靚麗背后到底是什么,我只做好我自己。原來看過一篇報道,生活在落魄,也不能丟了貴族氣質,英國街頭落魄的貴族,喜歡在午后拿一本書看,有人就以此寫了一篇文章,貴族的氣質都是在骨子里面的,這些別人學不來的。可是我認為,一個落魄的人,有貴族的氣質,其實是件很悲哀的事情,為什么,很簡單,連基本的生存都滿足不了,要氣質能當飯吃嗎?氣質都是潛移默化,靠自己的努力一點點掙出來的 ,而不是靠什么粉底粉飾出來的。就算是落魄,也要有錚錚鐵骨,也要有堅強不屈的精神,也要有能熬過去、挺過來的勇氣,這才是需要的正確氣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