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閑人電影原創:idlemovie)
一字眉、冷幽默、好面子,身手敏捷,連畫符念咒都有型有款;
一身黃色的太極袍、戴著八卦巾,身邊總有兩個“沒頭腦”和“不高興”的徒弟:帥的叫秋生,呆的叫文才;
一把桃木劍,幾道黃紙符,劍尖一挑,單腳一跺,出手就是“正宗抓鬼范兒”;
他是毛小方,也是林九,人稱九叔。
他是盛名已久威風八面的“僵尸克星”林正英。
我們這代人,說到喜劇就是周星馳,提起僵尸就是林正英。可以說,林正英憑一己之力焐熱了一個片種。試問有幾個八零后的童年沒看過九叔禹步結印、斗尸滅魔呢?
他那些恐怖之中帶點搞笑、搞笑之余又不失溫情的精彩演繹仿佛還在眼前,但從1997年他真切地離開我們到今天,已經整整二十個年頭。
九叔和他養的萌萌噠小僵尸九叔和他養的萌萌噠小僵尸。
林正英出生在香港,原名林銀寶。由于家境貧困,他只讀了兩年的書就跟隨劇團開始學習京劇及武術,那時候一同訓練的還有洪金寶和成龍。
1969年,十七歲的林正英進入邵氏電影工作。在度過了兩年的替身時光后,他在1971年為《唐山大兄》擔任武術指導。正是這部影片讓他結識了一代巨星李小龍,二人從此結下深厚的友情。第二年由李小龍自編自導的《猛龍過江》與《精武門》,均邀請林正英做武術指導,李小龍還在片場放過話:林正英沒到現場,你們一場戲都不能拍。
林正英(右二)與李小龍(中)
李小龍去世后,林正英加入洪家班,他的武指生涯也因此步入輝煌:1982年和1983年,林正英連續摘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獎,而他在電影《敗家仔》中展示的詠春拳,也被認為是影史最佳的詠春演繹之一。
林正英真正的演藝事業巔峰開始于1985年。在這一年,他因出演電影《僵尸先生》中道長一角而一炮走紅。也正是由于這一道士角色,奠定了林正英從影生涯中最經典的形象。
該片在1985年公映時引起轟動,票房狂收2000多萬,在當時帶來擁躉和跟風者無數,僅1986年就有10多部與之相似的作品上映??梢哉f,正是林正英帶來了這場曠日持久的“僵尸熱”。
事實上林正英并非第一個將僵尸推向大銀幕的人。有資料記載我國最早的僵尸片是1939年的《古屋行尸記》(馬徐維邦編導,新華影業公司出品),緊接著在1940年和1941年又接連上映了《李阿毛與僵尸》和《女僵尸》。遺憾的是,這幾部民國僵尸片如今都已難覓其蹤。
民國僵尸片《李阿毛與僵尸》。看得出從那時起僵尸的形象就已經是身著清朝官服、面色青黑、指甲長長了。
應該說,僵尸片從林正英開始變得非常富有中國特色,特別是道家色彩。
林正英在其后的影片中也多是以道士的形象出現:身著道袍,頭戴八卦巾,手執桃木劍,手拿八卦鏡,使用的“五行顛倒術”等也多是來自于道教。
右手桃木劍,左手八卦鏡,可以說是道士驅鬼的標準裝備了。右手桃木劍,左手八卦鏡,可以說是道士驅鬼的標準裝備了。
除此之外,林正英的僵尸電影里很多說法都來自民間說法,比如回煞、作法,包括鍋灰涂身體最早也是民間用來治療小兒驚嚇的土法。這些觀念和民俗在國內特別是兩廣一帶都有很深的百姓淵源,所以一經出現就深受歡迎。
林正英最突出的貢獻是為“中國僵尸”下了定義,在他之后,“中國僵尸”的形象被徹底定了型。
這一切都自《僵尸先生》而始,這部電影也成了香港僵尸片的開山鼻祖。它首次集中展示了僵尸的形成和特點,這些都為后期的僵尸電影奠定了基調。
影片將僵尸的成因歸為以下兩種:
其一,是一個人在死之前,由于生氣、憋氣、悶氣,死后有一口氣聚在喉嚨,形成尸氣變成僵尸,也就是“多了一口氣”。這個概念在1991年的《僵尸至尊》中又被進一步加以解釋,推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棺材菌”。所謂棺材菌,是指僵尸的尸體被困在棺材里,體內一股怨氣上了喉嚨,形成“菌”一樣的東西,這口“菌”在他的嘴里面進進出出,形成所謂的“棺材菌”。
其二,是活人被僵尸所殺,尸毒入心,被殺者也變成了僵尸。
一旦成為僵尸,就擁有了一些屬性。例如《僵尸先生》中,僵尸被大刀劈中頭顱,甚至身中數十槍也毫無損傷,近乎鋼鐵之軀。
此外,僵尸還能夠進化。進化靠吸血推進,吸血量越多,功能越強大。《僵尸先生》中,破棺而出的清朝僵尸需要靠跳躍行進,靠聽覺捕獵。但在后期由于大量吸血,眼睛已經能夠視物。而第二個僵尸形成時間僅為一天,遠遠短于前者的幾十年,并且已經開始使用類似螃蟹步緩慢前進。
破棺而出的清朝僵尸任老太爺
到了1987年上映的《僵尸先生Ⅲ靈幻先生》,林正英又對僵尸的一些特點進行了補充和完善,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提出了鬼也有好鬼,有情有義,相較于人,“卻是集貧賤、悲哀、衰敗、災禍、恥辱、慘毒、肥臭、傷痛、病死等十八個災禍于一身”。這一說法也給后世許多“人鬼情未了”的影片提供了矯正三觀的依據。
有趣的是,九叔自己卻對“人鬼戀”予以了否決。他認為人鬼殊途,人和鬼在一起,精、氣、神都會減弱,相當于減壽。所以那些和女鬼談情說愛的書生們,可以說是冒著繩命危險在言情了。
(張國榮和王祖賢《倩女幽魂》可能是迄今為止最著名的“人鬼戀”。)
在此前的文學作品里,關于正邪斗法的描述只不過是“口中念念有詞”“祭出某某法寶”之類,非常敷衍,毫無畫面感。自從林正英的僵尸片一出,人們仿佛一下掌握了“實用斗僵尸指南”。可以說,他自創了一套包含理論、道具、手勢、姿勢在內的完整體系。
這或許與林正英當年做武師的經歷有關。他在自己的僵尸片中將武術動作融入收妖步法,其畫符捉鬼的一系列動作與觀眾在腦海中的想象能夠達到完全契合甚至更上一層樓。這或許與林正英當年做武師的經歷有關。他在自己的僵尸片中將武術動作融入收妖步法,其畫符捉鬼的一系列動作與觀眾在腦海中的想象能夠達到完全契合甚至更上一層樓。
《僵尸先生》中,林正英叮囑徒弟屏住呼吸躲避僵尸的設計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是為首創,同時也被不少同類影視片模仿。此外,在《靈幻先生》中他還發明了用鍋灰涂在身上可以令僵尸看不到的脫身方法,結果吳耀漢飾演的半吊子茅山術士卻因為忘了涂腳底板而泄露了人氣。
(《靈幻先生》中涂了一身鍋灰的吳耀漢正摒住呼吸,試圖讓僵尸無法察覺)
抓僵尸的手法獨特,使用的道具也很有講究。這其中九叔最常用的是五個字:紙筆墨刀劍。
紙是黃紙,也就是符紙,上面以雞血混合墨汁寫上驅邪的符文,再燒掉。九叔燒符有個特殊的手勢:兩根手指捏住符紙,手一晃,符紙就燃燒起來。
符紙也可以用來貼在面門上定住僵尸,或貼在自己身上用來隱身,甚至在《驅魔道長》中被貼在傷口處用來短時間抵御尸毒擴散,威力十分了得。
筆是紅筆,就是蘸了雞血、黑狗血或朱砂的毛筆。雞必須是大公雞,被割破脖頸大動脈放血,因為大公雞的陽氣最旺。這三者功能相近,驅鬼有奇效,潑出可退敵,用來畫符咒也可以震懾僵尸。
墨是黑墨,滴在墨斗里,彈在棺材上可以封住僵尸,綁在僵尸身上也可以令之不能行動。至于木匠使用的墨斗為何會被道士拿來抓鬼,據《金華地區風俗志(下)·義烏風俗簡志》記載,浙江金華地區的工匠藝人認為,墨斗因有魯班先師的神靈庇佑,所以具有降妖除魔的法力。
而早在宋代的筆記文中有這樣一則有名的故事,講的是佛印與蘇軾互相出謎,并以詩謎闡釋做人的立場和原則,佛印出的謎題是:“吾有兩間房,一間賃與轉輪王;有時放出一線路,天下邪魔不敢當。”謎底就是“墨斗”,而墨斗中的墨線就是所謂的矩,拉出一彈所給出的就是正直與準則,所以“邪魔不敢當”??梢娔繁痪攀迥脕斫笛?,也是十分妥帖了。
刀是真刀,就是用來劈砍和正面剛啦。
劍是木劍,又叫桃木劍,是茅山道士最常用的武器。桃木能夠避邪,用桃木劍斬殺僵尸最為有效,同時桃木劍也是九叔日常背在身上用來防身的居家旅行良伴。
除了這“五字真訣”,林正英在電影中還曾使用過許多獨門技法,如在《一眉道人》中一眉道長(林正英飾)將圓形方孔的古代銅錢穿上紅線,借此困住僵尸。
又如使用糯米拔尸毒,或將糯米撒出去震退僵尸。在《僵尸先生》中,許冠英飾演的文才被僵尸咬傷。為了防止他僵尸化,九叔要求文才在糯米上跳來跳去,場面一度非常好笑。
林正英的出現一手締造了港片中的“僵尸片王朝”。如同李小龍的功夫電影和周星馳的惡搞整蠱電影,林正英可謂香港乃至整個中國為數不多自帶體系的電影人,香港的僵尸電影因他而興起,也因他的離去而衰落。
1997年,年僅45歲的林正英因肝癌晚期去世。他的離去引發了迄今為止長達20年的致敬和追憶。
1998年香港亞視(ATV)制作了一部經典的恐怖愛情電視劇《我和僵尸有個約會》,曾引起各界回響。這部劇集的開篇就有一行字:謹以此劇獻給一代僵尸道長林正英先生。
(《我和僵尸有個約會》片頭字幕致敬林正英《我和僵尸有個約會》片頭字幕致敬林正英)
進入2000年以來,已經鮮有香港僵尸電影問世,即便制作推出,也大多影響甚小。
直到2013年,香港上映了一部由新晉導演麥浚龍執導的影片《僵尸》,此片也正是麥浚龍向林正英和他的傳統僵尸片致敬之作。
影片中我們又見到了闊別多年的錢小豪。他與林正英合作過6部電影,最經典的是扮演九叔的徒弟秋生。在林正英去世之后,錢小豪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里再也沒有拍過僵尸電影,轉而去拍攝武打片。直至麥浚龍找到他在《僵尸》中飾演一個演慣僵尸片但已無片可拍的老演員,以此來向九叔致敬。
(《僵尸》最開始的一個畫面,墻上出現了許多熟悉的面孔。你還記得他們的名字和作品嗎)
他生前的最后一個愛人,是“石榴姐”苑瓊丹。二人1995年因拍攝《僵尸道長》結緣,最后卻勞燕分飛。當時很多人為苑瓊丹的一往情深感到不值,直到林正英去世后苑瓊丹才向眾人披露實情:英叔是因為自知身患癌癥時日無多,不想拖累愛人才選擇分手,而苑瓊丹也信守承諾,以最開心的面貌陪伴愛人直至彌留;
(“石榴姐”苑瓊丹出席林正英追悼會)
林正英演了一輩子道士,去世時卻是按照佛教儀式辦的葬禮;
在他離世后14年,曾與他有過多次合作、每每以“九叔的笨徒弟文才”這個搞怪形象出現在銀幕的許冠英,也在2011年的11月8日離世——與他“師父”的忌日同月同日;
(相隔14年,同為11月8日去世的師徒二人,林正英與許冠英)
……
有人說,林正英堪稱是“史上最讓人有安全感的男主角”。每當九叔出現,無論多恐怖的僵尸你都不會害怕。
在他離去20周年的今天,他依然是“僵尸電影”最好甚至唯一的代名詞。
我們記得他一臉嚴肅地搞笑,一本正經地做法,打僵尸各種極限操作卻始終治不了頑皮的徒弟。
而每每出現一部新的僵尸題材影片,都有人拿來與他的作品相比。
那或許是因為,他們都是答案,而你是標準答案。
閑人電影原創,微信ID:idlemovie
微信搜索關注:閑人電影
微博搜索關注:Idle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