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悉尼(二)

一個人的悉尼(一)

昨晚快睡覺時,樓下有開門聲,然后有人上樓。難道Michael回來了?

我打開門大聲問了聲,“Michael,是你嗎?”

對面房間門開,有個男聲回答:“不是Michael。我是Arnauld。”

是一高高瘦瘦的小伙子。

“你也是住客嗎?”

Arnauld答,“是的,我已經在這住了三個月了?!?/p>

“我是K。今天到的,周日走。很高興認識你,晚安?!?/p>

說畢,我回到自己房間,把門關上。有個人做伴也好,否則一個人住在這樣一棟大房子里還真有點害怕。Arnauld這個名字估計是法國人,不過長的樣子更像西班牙語系的人,也許是Arno?在這住三個月是找工作嗎?還是走到哪住到哪的游俠?

一覺睡到天亮,被窗外的鳥鳴聲吵醒。一看手機,才7點半。翻身又睡著,再次醒來的時候已經9點多了。這一覺睡足,一周以來的疲勞就此終于一掃而光。撿起前晚扔在床邊地板上的旅游指南書,躺在床上研究起今日的行程。

路邊小教堂

悉尼最著名的幾個景點早已參觀過。指南書翻一翻,看看有沒有漏網之魚。其實心里大概有個計劃,想著步行參觀,走去悉尼港,然后坐船游覽。用手機在google上查了一下,距離4公里左右,步行55分鐘可以到歌劇院。

正做著出去的準備。手機收到一條短信,竟然是Michael,“我被鎖在門外了,能幫我開門嗎?” 哈哈,這是怎么回事,主人被鎖在外面了。我趕緊下樓去,門外Michael大概著急了,連連搖著他的門鈴當當響,直到聽到我下樓的腳步才不再搖了。我去給他開了門,驚訝地問他難道鑰匙開不開?他說他把鑰匙忘在朋友家了。他著急回來準備11點別人參觀他的房子,開不了門,心想這可糟糕了。我才想起來他說他這個房子小有名氣,今天11點有個tour,來看他房子的環保的水電系統。

去廚房喝水??吹綇N房的不銹鋼臺面上放了兩大本書,上面放了價簽45澳元一本。一看是昨天Michael給我展示的一本書,作者是他本人,書名叫一棟環保的房子(A Sustainable House),想起昨天還看到有幾張明信片是別人感謝他幫助他們將自己的房子改造成太陽能的環保房子。這位Michael也是挺有意思的一個人,致力于環保節能的生活,也算執著于自己的夢想,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多少人其實也想過他的生活,終難割舍穩定的工作和薪資。只是介紹中說他是律師,不知他的律師工作是否還做著,或者曾經是律師,因此有了足夠的積蓄過今天的生活?今早看他發現他的頭發已經白了,不知本來就白的,還是年紀的關系。他的年齡估計五六十歲了吧。

Michael的書

有點想參加他這個tour,只是11點太尷尬了,看完了可能就來不及去游玩了,也就忍痛割愛了。

去歌劇院的路線很容易,就是昨晚我去超市的路線,再沿著broadway走到中央火車站,再順著路一直往前,就將依次經過海德公園,一個著名的教堂,幾個博物館,植物園,最后到達歌劇院。

天公作美,連下了幾天的雨今日終于停了。天氣預報說有雷陣雨,氣溫20-31度。悉尼的熱和我常住的新加坡不同。新加坡濕熱,溫度不高,但由于潮濕讓人無法在戶外長呆。悉尼的熱主要是陽光,只要在樹蔭下就不熱,再時有海風吹來,20-31度的氣溫是非常舒服的。

上午10點多出門,正好是舒服的溫度。踩著麗日,沐著微風,我開始了我的暴走。

前半段路沒有特別的景點。路上經過了Notre Dame藝術大學悉尼校區,馬路斜對面是理工大學。走了幾個街區后就是中央火車站,建筑無特別之處。進去瞅了一眼,和歐洲一個中型城市的火車站差不多。

Notre Dame藝術大學

繼續前行,在街角看到一個不錯的咖啡館,招牌上寫著自制的面包??罩亲映鲩T的,這會確實餓了,也走得有點累了。我找了個戶外的小桌子坐下來,點了一個杏仁牛角面包和一杯卡布奇諾,然后一邊翻著旅游指南,一邊等餐。

走了一會就到了海德公園。直接走到了亞奇伯德噴泉(Alchibald Fountain)。該噴泉是為了紀念一戰期間法澳聯盟所制,由法國藝術家設計并制造。

亞奇伯德噴泉

整個噴泉由四個源自希臘神話的雕塑組成,中間是太陽神阿波羅,手指日出的東方。圍繞阿波羅的是三組銅雕,執弓的狩獵女神戴安娜和她的獵犬及牡鹿;管理大自然和農作物的年輕神祗潘的身邊圍繞著公羊、母羊和小羊;希望英雄提修斯與傳說中的異獸搏斗。

希臘神像銅雕

噴泉后面就是著名的圣瑪麗大教堂,號稱“澳大利亞天主教堂之母”。

圣瑪麗大教堂

側門有圣瑪麗十字架的雕像,很是特別。

十字架的圣瑪麗

進得教堂,正好有神父在做禮拜。我安靜地在教堂內走了一圈,再坐在長椅上聽神父講經。教堂高達的穹頂建筑總是顯得莊嚴肅穆,教堂向眾人敞開的胸襟讓縱使是非信者坐在里面也有種心靈寧靜被庇佑的祥和。

教堂內景

出了教堂,繼續往悉尼歌劇院方向走,過一條小馬路,就是旅游書上吸引了我的海德公園營區博物館(Hyde Park Barracks Museum)。

營區博物館正門

這棟不大的樓建于1818-1819年,見證了澳大利亞的文明史變遷。最初建設的大樓是為了接收從歐洲遠涉重洋來到澳大利亞服苦役的囚犯。那個年代,英法等國刑法嚴重,本國的監獄人滿為患。為了解決罪犯關押問題,也為了建設殖民地,歐洲強國開始將罪犯輸送到各個殖民國家。當時來到澳大利亞的主要是英國的囚犯,在大約30年間共輸送了16萬多囚犯。

囚犯輸送地圖

這些囚犯為了躲避本國可能要遭受的牢獄甚至絞刑,告別故土,來到澳大利亞。然后再利用他們原來的技能從事各種建設工作,路橋設計,水利工程,房屋建設等等,最終逐漸將這片土地建設成自己的新家園,將一片荒蠻之地建設成一個現代的國家。

囚犯在營區內

而如今的博物館所在地,就是當初接收這些囚犯的第一站。男女囚犯上岸后,送到這里,脫衣體檢,關押,再送往各個工作崗位和新的住宿地點。

古老的墻壁

直到1840年代末,最初的囚犯成了這個國家的良好公民,而新送過來的囚犯逐漸成了不受歡迎的不安定分子。并且該營的存在始終提示著這些改過自新的公民他們的囚犯史。在眾人的抗議下,終于停止了歐洲對澳大利亞的囚犯輸送,而這個大樓也開始改變功能,先后成為精神病院,法院,政府辦公室,最后在1991改造成博物館,展示寶貴的殖民史,并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年前的悉尼

帶著些唏噓離開了營區博物館。澳大利亞是一個新大陸,而澳大利亞的建國卻是始于1816年,今年正好200年,卻是現代國家中年齡很大的國家。這塊土地如今充滿快樂,而其起源卻是屈辱和苦難。人類的歷史不知有多少這樣神奇的拐彎。

沿著Masquerie大街繼續往北,依次經過The Mint,悉尼現存最老的公共建筑,國會大樓,再到了州立圖書館。

州立圖書館

州立圖書館的大樓極其宏偉。進到里面,一樓圖書大廳大概有幾百平米,看著滿目的書,我恨不得坐下來耗一個下午??酥谱∵@沖動,很快地在圖書館里轉了一圈,一樓是圖書,二樓是畫廊,北出口是圖書館商店和咖啡館。

圖書館一樓圖書室

圖書館對面就是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穿過植物園就是悉尼歌劇院了。

植物園內巨大的古樹遍布。大片大片綠色的草坪上零星躺著一些休閑的人。隔著樹,看到遠處樹頂上方是悉尼大橋。天正湛藍得沒有雜質,點綴著朵朵輕薄的白云。

古樹如蓋

指示牌上顯示去悉尼歌劇院步行10分鐘,園內有餐廳和商店。已經下午2點了,我決定去植物園內的餐廳吃午飯。

仗著步行了3個多小時的消耗,我放肆地點了高熱量食品Fish and Chips,就是炸的魚和土豆條,再要了一杯當地的咖啡Flat White,相當于其他國家的拿鐵。餐廳沒有圍墻,也沒有玻璃,四周用密密的鐵絲網圍起來算透明的墻,起到阻止鳥兒飛入的作用,又能看到外面的綠樹蔭蔭。

入店時看到門口樹了一塊牌子,上寫店員友情提示坐在戶外桌子用餐的客人請注意飛鳥搶食。記起有一次在悉尼港的戶外餐廳吃飯,點了蝦仁色拉,真的是一手趕鳥一手吃飯。幾只鴿子一點也不害怕地飛過來站在我的桌子上,虎視眈眈地盯著我的色拉,真的讓我有點怕它們群起攻之,我就只能兩手護頭置食物于不顧了。

我的午餐

植物園內有個小小的池塘,周圍坐了些發呆的人。池塘隔了片草坪就是悉尼港了。很快,歌劇院,港灣大橋的悉尼標志就在藍天映襯下進入視野。悉尼歌劇院拋物線的造型在藍天藍海和黑色的鐵橋映襯下確實成為讓人永遠看不厭每次看每次都迷醉的世界建筑藝術的瑰寶。

悉尼歌劇院

夏日午后的悉尼港簡直如上演一場熱烈的狂歡節。所有的餐廳都坐滿了人,只不過下午3點多,人們已經開始在大口喝著啤酒,露天的餐廳咖啡館放著強勁的音樂。

本計劃坐船游覽,后來想以后還是帶孩子來游玩時再坐船玩。而今天我自己,不如找條長椅坐著發會呆。走得也累了。樹蔭下坐著,吹著海風,看著港灣上停著的巨輪,和來來往往的帆船游艇,再看著各色人等全都興高采烈地過來過去,心想,這個地點大概是快樂的源泉。來到這里,沒有人不想歡呼,不想張開雙臂大聲說話大聲笑。

悉尼港灣大橋

坐了很久,歇過來了。打算仍舊步行回去,走和Masquerie大街平行的喬治大街。誰知喬治大街在修什么,馬路中間全部圍成建筑工地,于是繞道比特大街。比特大街是繁華的商業街,有一大段甚至是步行街。

馬丁廣場

在馬丁廣場遇到一行為無家可歸的人募捐的義演。臺上唱歌的都是原住民的長相,身后襯著馬丁廣場巨大的圣誕樹,讓她們的歌聲顯得特別莊嚴。

比特大街步行街部分更是熱鬧非凡。一個站在街道中間演奏電吉他的小男孩吸引了我。小男孩是亞洲孩子的長相,看身高大概只有10歲所有吧,抱著一把白色的電吉他,身旁放著喇叭,嫻熟地演奏著通俗樂曲。好有勇氣的男孩。我周圍找了找,沒找到誰看著像是男孩的父母或親人。難道小男孩自己一個人出來演奏?看架勢已經是經驗十足的老手了,小男孩前面放著的吉他盒子里已經有人丟了不少的硬幣。為了鼓勵小男孩,我也上去給了幾塊硬幣。小男孩嘴巴翕動是英文的謝謝。

街頭演奏的小男孩

再走幾步,更有趣。一個亞洲的十幾歲的男孩在地上擺了五盤國際象棋,他一個人同時和四個人在下著。看他回應每個人的棋速度很快,不知他是不是真的高手。和他對下的有兩個是白人的小孩,看著很猶豫,大概剛剛學會下,就來這里湊熱鬧了吧。棋局周邊放了幾個罐子,上寫請給小費。

國際象棋攤

大街上已經四處裝點著圣誕裝飾,炎熱的夏天溫度一點也不影響悉尼的圣誕氛圍。到處高大的圣誕樹,街上空密布的星星點點的霓虹燈網,櫥窗中各種圣誕裝飾,都提醒著人們這個大人小孩都高興的全球節日就在轉角。

比特大街上空的圣誕裝飾

終于走回到了我住的民宿。已經走得腰也疼了,腳也疼了。進到屋子,爬上樓,立刻癱坐在椅子上。哇,舒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30,622評論 6 544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9,716評論 3 429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8,746評論 0 38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991評論 1 31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706評論 6 41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6,036評論 1 329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4,029評論 3 45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3,203評論 0 290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725評論 1 336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451評論 3 36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677評論 1 374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9,161評論 5 36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857評論 3 35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266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606評論 1 295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2,407評論 3 40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643評論 2 38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