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說什么是修行,“就是做一件事,不問結(jié)果,不辭辛勞,一日一日,直至如心,便是修行。看到這句話時,讓我想起了我的一個朋友—萍萍。
她是一名幼兒教師。19歲幼師畢業(yè)后,被分配在我們東港第二幼兒園。自此之后,她一直在二幼工作,直到今年二月份辦理病退回家。27年的時間,她從青春年少到年華近半百;27年的時間,她從一名毫無教學經(jīng)驗的年輕老師逐漸成為一個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備受歡迎的老教師。
按常理來說,工作了27年之久,再有四年就可以退休了,而且在園里又是最受家長和孩子們喜歡的老師,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離開,但是,萍萍還是選擇離開了二幼。
外人很不理解她的做法,萍萍只是笑笑不語。而我知道,她要開始真正地做她平生最喜歡的事情了……
自己開一家幼兒園,這是萍萍一直以來的夢想。現(xiàn)在,在她羽翼已經(jīng)豐滿,經(jīng)驗與能力都越發(fā)的成熟,而且,作為一名幼教老師這個年齡段正是最好的時候,再加上自家的每層都有450平米的大房子,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
我相信萍萍一定會把她的幼兒園打理得很溫馨也很與眾不同,我也相信她獨到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一定會吸引到很多孩子來到她的園里幸福地度過他們的幼兒園時光。
她完全可以做得到的。我相信她甚至比相信我自己還多。因為,她確實具備這個能力。
萍萍的幼兒園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愛的教育幼兒園。不僅名字好聽,而且是真正名符其實的愛的教育。課程完全摒棄傳統(tǒng)教育的以書本為主的幼兒教育,做到以人為本,給予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同時,尊重孩子的天性、個性發(fā)展,與天地相融合,與四季同在。
愛的教育,既不夸大教育,也不空談教育。用萍萍的話說就是用一顆愛、欣賞、接納的心跟孩子在一起,用心地觀察他,陪伴他,支持他,給予他想要的就可以。愛的教育,就是在構(gòu)建和諧、自然、美好的精神家園。
從今年三月份她的幼兒園開園至今正好有半年的時間了。她的第一個班早已完成她的最初設(shè)定目標:20人。這20個孩子中,有三個程度不同的自閉癥兒童。其余的都是3-5歲的孩子。他們都是經(jīng)家長多方考察之后慕名而來。我很佩服這些家長,如此堅定地選擇愛的教育幼兒園,說明他們都是一群很有智慧的人。
幼兒園里有一個大大的院落。那是孩子們玩耍的地方,也是他們的王國。周圍都是莊稼和樹木。不同的季節(jié)收獲著不同的果實。孩子們不需要在書本、電視里或者特意去農(nóng)村才看到季節(jié)的變化和大自然的美好,他們每一天都在感知季節(jié)的變化,感受著生命的成長與成熟。
他們在春天親手去播種,他們在炎炎夏天為他們的莊稼和花草澆水,他們在秋天歡天喜地地抱著自己親手采摘的勞動成果,他們又將在寒冬里看草木如何休養(yǎng)生息,看大地母親如何包容萬物。他們小小年紀已經(jīng)開始懂得深深地感恩大地與陽光所給帶來的生機和賜予我們的食物。看他們每一張張充滿快樂的臉龐,你會感受到這里的原生態(tài)的教育特點。
孩子們每天會有很多時間在他們自己的王國里開心地玩耍和工作。他們玩得開心而投入,獨立而和諧,完全不會被打擾到。還有什么比這種教育于無形中的力量更強大的呢?
在這里,孩子和老師是平等的,也是彼此信任的。課堂上,他們親密互動;課堂外,他們是玩伴,一起探索,一起游戲。孩子們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盡情地玩耍。
對孩子們來說,不僅能看得到春夏秋冬絢麗多彩的景色,同時也能感受得到每一顆種子撒落下去之后的神奇力量,一天又一天,陽光、雨露、微風和大地,在孩子的眼里和心里已經(jīng)不是抽象的詞匯,從一粒種子到幼苗到果實成熟的每一個畫面已經(jīng)根植在孩子的內(nèi)心,在孩子的心靈深處升華成對大自然的感恩、敬畏之心。
書本里的學習只是停留在頭腦中的認知,全然地體驗才是最好的學習,真實的感知和觸摸是孩子們親近世界與自然的最好的方式,也是與孩子們靈性世界合一的完美境地。
信任的手,交給你,交給我,我們大手牽小手,一起向前走——愛的教育就是帶你去你想要去的地方。這是我在愛的教育幼兒園的雜志里看到的一句話。這是對愛的教育的最好的詮釋。
每一次來到這里,我都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變化。室內(nèi)新裝的游泳池別具一格,可以想象得出孩子們在游泳池里會有多么的開心和痛快!小巧精致的淋浴房充滿了童趣,每一個細節(jié)的處理都飽含了萍萍對孩子們的深深懂得和濃濃的愛意;洗手臺的獨到設(shè)計既體現(xiàn)了以孩子為本的初心同時也彰顯了萍萍的藝術(shù)品位。這里的一切,都是由萍萍親自設(shè)計出來的,可謂匠心、用心、愛心。
如果你來到這里,一定會愛上這里,你當然也想回到童年,也想擁有這樣的幼兒園時光。
寬敞明亮又溫馨的活動室,大得可以跳舞或者滑冰,天藍色的窗簾像孩子們純凈的雙眸,又像廣袤的天空,藍天白云下的孩子們自由自在地成長著....
溫馨的臥室有著家一樣的感覺,就像媽媽在身邊一樣。紫色的窗簾有著溫暖和神秘的感覺,就像五彩斑斕的夢幻世界。孩子們每天午睡時,會聽著老師的故事安靜而美好地入睡……
極具專業(yè)規(guī)模的教室里,擺放著各種教具。我以為這是老師專門的教具,當然不是,它們都是孩子們的玩具也可以說是孩子的教具。
在愛的教育幼兒園,對待孩子沒有那么多的條條框框,在萍萍和其他老師們的眼里,小朋友是他們的孩子,是他們的朋友,也是他們的老師。他們可以平等地討論問題,孩子們也愿意把他們的小秘密跟老師分享,當然他們要信守承諾了!
這里的家長也不同于其他園里的家長,他們很愛學習,愿意從孩子的問題中發(fā)現(xiàn)父母本身的問題,進而改之,所以,他們是與孩子們一起成長的家長。在愛的教育的熏陶下,他們越來越放下對孩子的控制和期盼,他們懂得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從此后告別麻將、閑逛街,真心高質(zhì)量地陪伴孩子。
每到周末,家長們一起帶上孩子們,帶上自己親手做的美食,盡情地爬山、玩水,既豐富了孩子們的視野,也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勇氣和毅力,最重要的是,家長們開始信任孩子的能力,慢慢地學會放手。
這就是愛的教育。從心出發(fā),以愛開花。愛的教育,就是一場工作中的修行。
愛的教育創(chuàng)始人萍萍,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她說:在不曾親近佛法之前,我認為我之所以被家長認可,是因為幼教經(jīng)驗豐富而不可多得,在親近佛法之后,佛法讓我深深地懂得,經(jīng)驗是其次,對每一個幼小生命的尊重和愛才是教育的本質(zhì)和前提。
愛的教育,在紛雜的幼教行業(yè)中,既不與同行攀比,也無造勢之心。如一股清泉,默默地注入每一個家長和孩子的心中……它使我想到: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風化雨、自然無為的過程。
工作即修行------致愛的教育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