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焦慮,二招幫你解決問題』
最近有位媽媽說,從升入初二開始,我就注意到,孩子的學習明顯舉步維艱,之前一直名列前茅的。但是這幾次考試呢,卻每況愈下,所以我也試著和孩子分析原因,但是他呢,總把我當成他的受氣筒,對我歇斯底里,大吵大鬧,幾次交流都不得不終止。
我們可以從這個媽媽的問題中看到,七年級差別不大,八年級開始分化,九年級天上地下。這幾乎是每個家庭都有可能遭受到的。
初二前的現象挺好的,一到了初二就完了。初二正式走進青年期,應該是孩子心理發展非常重要的時期,所以初二會被視為學習成績的分水嶺。
對于初中孩子來說,在課堂上聽不懂。作業太難不會做。當我遇到困難時,我跳過它?;貋砣訒?,鎖門,打開手機玩游戲。等到了考試,手腳發麻,心慌慌,有時孩子的極端表現,反倒恰恰是源于于他們對于學習成績的一種在意。你想吧,幾次考試下來,成績沒有提高,甚至下滑,有的孩子就容易陷到焦慮之中,越考試越緊張,越緊張就越發揮失常,這種自我壓力和理想與現實的對比是對孩子不小挑戰。
那作為家長來說,咱們能做些什么來幫助我們的孩子跳出這個糟糕的狀態呢?
第一,你要和你的孩子建立足夠的信任。
不要總是張口閉口和孩子談學習,應全方位關注孩子,顧慮下他的感受。
比如:你今天高興嗎,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情了嗎?當一個孩子能感覺到你愛他,而不是愛他學習成績時,這個學習動力蹭蹭的就起來了。
第二,不要給青春期的孩子講大道理。
講道理,孩子不聽我們家長就發脾氣,發脾氣他又不聽,咱們又告訴孩子,媽媽很不容易,這些有用嗎?
我們與孩子除了道理好像就沒有別的話題了??偸悄弥鸾挟斘淦?,逼迫孩子認真學習,其實是無效的。因為初二青春期的孩子吧,他在被你要求要好好表現的時候,他們更需要師出有名。就是這種強烈的自我意識會讓他們思考一個問題,我在干什么?我為什么要干這件事情呢?就是這些變化都要求一個初二的家長,你既不能沿用小學時候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初一的,而是應該關系第一,管住嘴。
愛孩子這個人,而不是他的成績。你的孩子需要你的滋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