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五,是民間傳說迎接財神的好日子,心緣在這里給各位朋友拜個晚年。
春年期間最開心的莫過于孩子們,除了可以品嘗到各種美味之外,還可以得到許多的押歲錢。現在隨著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孩子們得的壓歲錢也越來越多。那么如何引導孩子合理的利用壓歲錢呢?
讓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個故事吧:
《是存起來,還是變更多?》是“經濟好好玩”繪本中的第15本,里面講述了一個非常有啟發性的故事:
大花貓在認真的打掃房間,他把屋子里打掃的干干凈。
此時的大花貓真的很累了,于是他變躺在花園里睡著了。
當他醒來時肚子已餓得咕咕叫了。這時他在草地上發現了一條肉乎乎的小蟲子。
大花貓高興極了,他抓起蟲子就要往嘴里放。
可是他一想,我可以用小蟲子去釣小魚啊。
于是他來到小河邊,把小蟲子掛在了魚釣上扔到了河里。
此時,大花貓的肚子越來越餓了。
過了一會兒,大花貓,釣上了一條小魚。
“啊,肯定非常好吃。”
大花貓剛想把小魚放進嘴里,又馬上拿了出來。
他想:“我可以用這條小魚來釣一條大魚啊。”
大花貓把小魚掛在魚釣上,不一會兒就釣上了一條大魚。
他高興極了。這下可以好好的美餐一頓了。
回到家中,大花貓感覺很累了,他把大魚放在水桶里,然后美美地去睡覺了。
第二天,大花貓想吃掉大魚,于是他揭開桶蓋,驚奇的發現大魚在水桶里生了許多的寶寶。
“是把大魚和魚子一起吃掉,還是不吃呢?”大花貓想著。“
好吧,還是等他們長大再吃吧。
于是大花貓把大魚和魚子都放回了桶里,還給大魚喂了面包。”
日子過了一天又一天,很快一個月就過去了。
魚缸里游滿了小魚。大花貓高興極了。
他把小魚用不同的魚缸裝起來,每天給他們換水,給他們喂食,就這樣大花貓家里的魚越來越多了。
那么大花貓把魚吃掉了嗎?
當然沒有,他成了魚店的主人。
賣了很多魚,掙了很多錢,變成了一個大富翁。
這是一個生動而有趣的故事,然而里面卻包含了很多投資方面的哲理:
1、有時我們把錢花掉了,就沒有了剩余。如果沒有剩余,我們就會產生稀缺的心態。而這種稀缺心態的產生,會使我們產生管窺負擔。所謂的管窺是指人們的視野會因稀缺問題變得狹窄,形成管窺之見。即只能通過“管子”的孔來看清少量的物體,而無視管外的一切。
舉個生活的例子來理解這一概念。試想一下,當我們手上有一個明天就要完成的任務,這件事情就會變得重要而緊急,于是我們就要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這個任務上。這樣才可能確保明天可以按時完成任務。但這時我們卻忽略了一些管子外面的事情,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比如你會因此推掉與家人的聚會。你會因此放棄今天的鍛煉計劃。這樣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陷入稀缺的陷井,使我們不能自拔。
2、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就必須要使自己手上有余閑。只有有了余閑,我們才可以享受富足的人生。
為了讓我們手上有余閑,我可以每個月將工資收入中的一部分自動的存起來,這樣日積月累才可以擁有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3、當我們有了資金后,什么都不做,是不會使錢生出錢來的,我們要用錢去做投資,這樣才可以像滾雪球一樣,使我們的資產越滾越多。
在巴菲特的傳記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話: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在投資的道路上,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時間,然后利用復的威力就可以取得驚人的效果了。
讓我們來仔細的觀察下面這張圖表:
通過這張圖表,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復利的巨大威力。而且對于復利投資來說,開始的時間越早,產生的效果越好。如果我們現在就開始培養寶寶的投資理財意識,幫寶寶把余下的資金充分的利用起來,那等寶寶長大了一定是筆不小的財富啊。同時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收益越高,風險也就越大。在投資世界中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的寶寶聽。這樣可以幫助寶寶更早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更早的建立理財意識。
同時我們還可以向寶寶們提出如下問題:
1、如果大花貓把小蟲子吃掉了會怎樣?
2、大花貓為什么會成為魚店的老板?
3、他付出了什么代價?
4、如果是寶寶遇到同樣的事情,會如何處理?
5、……
閱讀完這個小故事,如何合理利用孩子的壓歲錢,我想大家應該心中有數了吧。對于孩子來說,理財觀念建立的越早越好。單純的就復利來說,時間開始的越早,利復效果也就越好。如果我們充分利用時間加復利這兩個杠桿,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取得驚人的效果。
我是心緣,正在參加無戒365日更挑戰營,日更七十九天,愿與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