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是清代詩人高鼎寫的一首《村居》。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美麗的景色,寫出了孩子們放風箏時的歡樂。受其感染,擇一日風和日麗,帶著孩子,拿上風箏,向著廣場出發——“放紙鳶”。
還未的廣場,就看到廣場上空飄蕩著許多風箏。走近了,看到有長長的蜈蚣,美麗的金魚,還有兇猛的老鷹,憨態可掬的熊貓,有些干脆就是一個個小點,它們飛得太高了。廣場上人很多,非常熱鬧,我們找了一個人少的地方,拿出風箏,做著放飛的準備。一個小男孩拿著一只威武的大公雞風箏正準備放,一個小女孩,大概是他的妹妹,手里拿著一只萌萌噠的小雞仔風箏站在哥哥身旁,應該是在學習經驗吧。
我們的風箏很快就被老公放飛到了天上,“雄鷹”展翅翱翔在高空,傲視群鳶。小男孩的大公雞不久也飛起來了,只是不敢靠近我們的“老鷹”,大概是怕被抓。小女孩的小雞仔干脆都不敢飛起來,一直做著俯沖練習,小女孩都快急哭了,小男孩趕緊幫忙。我們這邊正看兄妹倆忙活呢,忽然,老鷹開始搖擺,原來風力變小了,好多風箏都像喝醉了酒一樣開始搖搖擺擺,東倒西歪。急得兒子忙拉繩子,女兒也在一旁催哥哥。無奈,回天無力,風箏還是落了下來。
這次,兒子自告奮勇放風箏,由于沒有經驗,一通亂跑之后,累得滿臉通紅,風箏也沒飛起來。只好央求他的爸爸幫忙,父子倆齊心協力,風箏再次展翅高飛。女兒在一旁高興地直拍手,我舉起手機,摁下拍攝鍵,記下這難忘的畫面。
“媽媽,你看那個飛機風箏飛得多高!”順著女兒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真看到一架銀白色發著亮光的飛機,可不是風箏。看著蔚藍的天空,想起了困擾人們的霧霾。今年政府加大力度禁止燃放煙花炮竹,果然立竿見影,三千米高空的飛機都能看到,讓人不由心情格外愉悅。
老鷹和大公雞終于糾纏在一起,兒子和小男孩趕緊向相反的方向跑,終于避免了一場注定是兩敗俱傷的“惡戰”。老鷹繼續往高空飛去,轉盤上的繩子放完了,兒子又嚷嚷著把預備的那盤繩子接上,被他鬧不過,只好給他接繩子。老鷹越飛越高,兒子手里的繩子打了結,又要求增援。只顧解繩子呢,一個不留神,老鷹忽忽悠悠開始下落,兒子趕緊收繩子,眼看風箏要落到樹上,兒子緊跑幾步,風箏沒有落到樹上,卻落到了廣場上的路燈頂部,然后就耍起賴皮,一動不動了。最后,繩子被扯斷,老鷹灰溜溜地落到了地面上。
藍天上,一個個風箏自由飄蕩,風吹來,蜈蚣長長的身體呈波浪狀搖擺,大公雞昂著頭像是在打鳴,小雞仔優哉游哉在藍天漫步……好一派自由祥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