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一個剛下晚自習的冷雨飄飄的夜晚,我慢慢悠悠地走在滿是積水的校園里,準備回寢室,開始緊鑼密鼓的小說創作。這時,高中的一個和我平日里關系并不密切,也很少說話的同學給我發來了消息,說已經很久都沒有看到我騰式風格的文章了,如果我再不寫,就只能翻我之前寫的東西了。
這種讀者的認同對于每一個創作者來說,都一定會感到異常欣喜的。所以我當晚回去,就敲打出了一篇《又至深秋》,寫一些自己的感受。秋天是令人感傷的季節,幾乎每個秋天我都寫下了不少深情的文字。
很快,我就寫了幾千字。可還沒寫完,我從頭看一遍,覺得還是不太適合在空間里發,言之無物,假有所感。自己看看倒是還可以,讓那么多人看了,耽誤了大家的時間,實在是不好意思。
所以就這么擱淺下去,一直到現在,匆匆間,半年多過去了,我還是沒有在空間里發一些什么文章。說說倒是經常發,但那都是碎片化的東西,微言大義,整體性不足,算不得文章。
其實并不是我不寫了,我現在寫的東西依然很多,詩歌、散文、奇奇怪怪的小說,數不勝數,只不過是不在空間中發表了而已。在上大學之前的那個暑假,我在空間里就很少發文章了。因為我清楚地認識到,我離開了高中的那個圈子,我寫的東西與他們的關聯就很少了,所以大家肯定是不喜歡看了。
上了大學,能寫的東西自然多了許多,但依然是我個人化的東西很多,與空間里諸多好友的關聯性太小,大家不愛看。另外,馬老滑人老奸,大學就是小社會,魚龍混雜,說錯了哪句,得罪了誰,犯不上。一年學說話,一輩子學閉嘴。閉嘴也是一門學問啊!有時候,熱血沖頭,情不自禁寫下一大段東西準備發出去,卻在深吸一口氣之后,一下一下按著刪除鍵。
空間這個圈子太小,我漸漸已經難以寫下適合它的文字了。到現在,它真的可以成為我生命中的一小段歷史了。
回顧這段歷史,其實也不復雜,高中以前,一直在上面寫一些感傷的文字,憂傷的少年。高一、高二,在上面發了一些讓我自己頗為得意的詩作,所觀者自然也為數不多。
到了高三剛開學時,語文考試,我寫了一些針砭時弊,批判教育制度的作文,結果自然被老師一頓狠訓,所以我寫下了一篇日志作為回擊。
主要是在此之前,我已經讀完了韓寒的所有文字,以及一些叛逆80后的書,所以熱血沸騰,做了一名不合格的憤青。
很快,我就意識到鍵盤俠是沒有用的,我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走完了韓寒十多年的蛻變。其實主要還是我的影響力微不足道,自然沒有必要寫那些沒有幾個人看的文字。
之后我就走一種調侃的路線,記錄我們的高中生活,還寫了一系列小說,《以為是你》。現在我還會經常翻看這本一輩子也不會寫完的小說,會被里面一個個看似尋常的小段落逗笑。真的不是我文筆好,而是真實情景就是那個樣子的,只不過我喜歡寫東西,便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了而已。
回憶總是需要媒介的,我很欣慰我喜歡寫一些東西,所以我的回憶會顯得更完整和有趣。當然了,這只限于高中的部分回憶,其余的時光,我沒有日記留下來,沒有錄音錄像,就連照片也很少。就算有照片,一張面對鏡頭傻笑的臉,又能讓我想起多少往事呢?
時光匆匆,過去了就不會再回來,或喜或悲,過去就都過去了。我們活一輩子,擁有的不正是這些記憶嗎?人人不平等,唯一平等的就只有時光了。
五一的時候,高中同學給我留言,說她非常感謝我留下了那么多記錄過去時光的文字,而她在上大學之前,就已經把高中時的東西刪了個干凈。我很理解她這樣的做法,她是不想讓自己沉浸于過去或而美好、或而悲傷的記憶之中,畢竟那些都已經過去了,無論它是什么樣子,都與現在的我們無關了。未來的路還不知道有多遠,稍一遲疑,剛剛的一剎那就已經成為了過去,不再回來。
我也一直在思考這樣的問題,我們該如何看待過去呢?該用怎樣的一種態度去面對?人生的分分秒秒都是在現場演出,過去自然有很多遺憾,會有很多讓我們悔恨終生的東西。但無法改變,或許才是過去最重要的意義吧!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世界上一半的人都會成為偉人,誰又能對自己在歲月里踩下的每一個腳印都滿意呢?圣人能達到的,無非也是看淡而已吧!
至于過去會影響我們走現在的路,以及面對未來的態度,就更不必擔心了。此時當然是最重要的,活在當下嘛!可與此時相對,我們人生更多的是彼時。難道我們只看著腳下的路,不回頭看看走過的路?不踮腳看看前方的路?
我認為人生最大的意義就在于我們所經歷的一切。一切都已成定數,蓋棺定論,才是我們回憶的價值。如果有人覺得近段時間很無聊,做什么都提不起興趣來,我會給他提建議,不如去寫一寫回憶錄吧!
不用讀書、不用跑步、更不用找人傾訴,當記憶的河流在心頭慢慢流淌,絕對會重新找到新的方向。這個方向,也一定會是心的方向。自己也許不了解自己,但如果不了解自己的過去,就太說不過去了。
歲數越來越大,走過的路越來越長,前方一定會有一個終點,只是不知道還有多遠而已。這個問題不想則已,想了之后,思緒便會一發不可收拾,產生深深的恐懼感和幻滅感。我們之前的努力到底是為了什么?難道就是為了一個結果?我們高三的時候,每天上課上得頭昏腦脹,真的是挺苦的,莫非只是為了順利通過高考,考上一個好大學?這一切就完滿了?
幾個月前,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因病去世,年僅二十歲。她的離世引發了我很多的思考。如果她早就知道自己的終點如此近,那她之前的日子又會如何度過呢?
我想,她的選擇,一定就是實現人生意義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如果我們的終點近在咫尺,我們又會如何去選擇呢?
歲月長,衣裳薄。
人生苦短也苦長。
當時年少,很多彌足珍貴的東西被我們給錯過了。現在不老,也是時候該思考一些什么對我們來說才是重要的,我們現在需要做些什么了。
有關未來,有關人生之類的心靈雞湯被說的太多了,任何一個被稱之為“文藝”的APP或者微信公眾號都會發很多這種早已泛濫了的東西。沒錯,年輕人就是需要這些心靈雞湯,來作為他們不斷奮發向上的原動力,幫助他們變得“出眾”“出淤泥而不染”。
我也時常反思我的所作所為,觀察身邊人的所作所為,還經常去網上看看那些所謂的“青年領袖”以及“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我有了很多想法,也是有關未來,有關人生的東西。但我覺得我寫的東西就不應該叫作心靈雞湯了,我自嘲為“心靈雞屎”。
這當然不是開玩笑,因為我們的心靈可不僅僅需要雞湯,在很多時候,也需要用雞屎這種東西惡心惡心自己自以為很純凈的心靈。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剛剛找到了一個看似很不錯的地方可以發表我的文章,然后就要告別空間日志這個載體,去往新天地了。可這篇文章字數不多,但卻讓我耗時很久,寫了十來天。快要寫完的時候,才發現那一個新的載體并不是新天地,依然只是粗制濫造的垃圾站,接納不了我寫的東西。
所以最后我還是要回歸到空間當中,換一種姿態寫一些東西。當然,我并不需要讀者,只是為了警醒自己吧!若有人喜歡看,那自然甚好。
文章還是適合一氣呵成的,中斷幾天,思路就斷斷續續,失去了主心骨。也怪我思維跳躍太大,一開始就說起了別的事情,忘了回扣主題。
世界在時光里倒流。
這本是一句很詩意,又極富哲理的一句話,是我在回憶過去中靈感乍現想出來的。
光陰逝去不復返,科技再發達也無法實現時光倒流。但是,世界是可以在時光里倒流了。這里的世界,可以理解為過去,每一個人的逐漸豐富的內心世界。
經歷沒有好壞之分,所謂的成功真的是那么讓人眼饞嗎?最近連馬云都說后悔創建了這么龐大的一個阿里巴巴,以至于他比總統都忙,他的個人時間全部被剝奪了。
是啊!沒有一條路是重復的,走過的路無法改變,未來的路我們也從不知曉在那一頭會遇見什么。所以說,做過的事情就不要后悔,后悔也無法改變什么。反而我們那些值得后悔的經歷,才是最有價值的,能夠讓時光倒流的。
2016.6.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