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這些天望著窗外,聽鳥鳴,看海棠花開,看到海棠花落,樹葉隨著春風搖晃,幾個陰天幾個晴天還有幾場雨,花瓣萬千,我在核酸上樓前撿起一朵,洗干凈曬了一下,做了一個書簽,這是我來南方最喜歡的花,曾幾何時北方的四月還只是萬物復蘇,那時候我獨愛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所以我在家附近每每看到柳樹,都會覺得是心里的白月光.
四月海棠花開,
柳樹吐露新芽~
思緒如當年的輕舞飛揚,想起小學的時候我們集體去看“黑白電影”,那時候小學到電影院有段距離,我們都是倆個小伙伴拉著手,背著書包或者提著白色塑料袋,里面裝著自己前一天讓家長帶自己買的零食,路上車很少,一路上井然有序,到了電影院安靜的坐下,黑暗中投來一束光,我每次都會向后面望很久,好似我能參透這里面的奧秘,電影開始,打開零食的我,一邊吃著一邊觀看電影,那時候椅子很硬,我記得上樓的樓梯七拐八拐,但是下午不上課看電影是多么幸福得一件事.
當然印象深刻的是電影中的人物,大多數都是抗戰電影,那時候年紀小,但我們這一代人都知道我們的國家經歷過戰爭,經歷過創傷,曾幾何時我們并不富裕,我們也飽受病痛,但是當年的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和平,我們這代人因為生活在和平年代而感覺到無盡的幸福.
任何幸福都是相對的.
說到幸福,對我來說,可能是北方新年的年俗,大家熱鬧聚在一起,走親訪友,冰燈下拍照,路上隨處可見的冰糖葫蘆,一串串晶瑩剔透,價錢不貴,但是貨好無欺,十五的煙火我坐在我爸的肩膀上看的清晰,也許是記憶美好,我對迪士尼的煙火也看的認真,好似那些煙花努力綻放的一瞬能點燃我童年的回憶,讓我有那么一點無憂無慮逍遙自在的快樂.
說到童年那時候左鄰右舍都有愛,我媽經常在吃午飯的時候找不到外面玩的我,找到的時候好幾次我都在徐大爺家的木桌前(坐在主人位)吃起了午飯,我記得徐大爺家的土豆片可真好吃,我媽都會不好意思的要拉我回家,而我那時候臉皮可以厚到只想留下來吃土豆片,不想回家.
我還會閑逛到孟嬌家,那時候她還在我姨的肚子里,我看到姨家的花開的正艷,催花能手上線后轉身回家,好似家里玩一會忘記了剛才的操作,又來到到了姨家去看看,“婷,是你把姨家的花摘了嗎”?我默不作聲,后來幾日不再去姨家,慢慢的我長大了,孟嬌也長大了,但是這件事每每被我姨掛在嘴邊,讓我久不能忘記.
好像此刻眼角泛淚,你看,回憶輾轉已是三十載,我們都長大了,徐家的倆姐姐早已成年,孟嬌也有了兩個孩子湊成好字,但是在我眼里,姐姐們都很青春,孟嬌就是個黝黑頭發齊劉海露著肚皮,和我說:“李婷,我家還有游戲機的小妹妹”.
回憶泛濫,這些天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可以安靜的看書,思考和反思,沒錯,大學畢業后我從北方小城來到了上海,定居在此,和很多追逐夢想的人一樣,我對這個魔幻的城市有無盡的期待,人這一生或好或壞喜憂參半,大概率都是鋪墊好的,所以凡事要從心,我很早就附庸過李誕的話“人間值得”今天我要加一句,“船到橋頭,人間值得”.
哈爾濱到上海的列車、車上認識的姐妹倆,下車后的東南出口,都是記憶的開端.
而后面的開端就是一切如常,日子平淡,到兩年前的疫情我都不曾覺得,時代在考驗我們,世界在改變.
但是四月,我們都進循環了,隔離的開始我都適應,我寫了計劃表,把沒看的書一本本拿出來,開始養身體,安排好孩子的學習,處理點日常的瑣事和工作,然后隨著數字的累積,我也開始有點恐慌,開始是在上海沒有幾個朋友不在隔離區都不算有朋友,到后面自己也成為別人的朋友再到這座城市的每個人都成為了你的朋友,然后隔壁小區感染了,我的小區有人感染隔離了,看到對面樓前來回踱步的大白,心里莫名的失落,也許你可以看書學習追劇搶菜抱怨,但是你要看到有一群別人家的親人孩子鄰居在為這個城市默默的付出,誰不曾青春,誰不是少年,誰又不是血肉之軀,誰不是默默盼望疫散.
還記得小時候看電影的時候就明白團結一致才能勝利,而我們今天的勝利不是為了一座城市,曾經的武漢到今天的吉林上海,都是我們.昨天的旁觀者也是今天的經歷者,任何人和任何事都要從心出發,平心而論.
小時候的鄰居都很有愛,就好像現在各地的志愿隊接踵而來一樣,每一個城市都是一盞心燈,我們在哪里哪里都是光亮.
寫在文末:祝在上海的你,物資充沛,心態平和包容善反省,也祝你?有愛,有情,無私更無畏.祝未來的我們有愛人的能力也常常被愛.
電影終會散場,人總要長大,封閉的家門早晚打開,久別的人定會重逢,這次見面,沒錯我要給你一個大大的擁抱.
? ? ? ? ? ? ? ? ? ? ? ? ? ? ? ? ? ? 李小猴 寫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