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兩個晚上的時間看完了《斷背山》,134分鐘,就好似在看清水流淌般的安實。
這是一部讓人看了會禁不住心痛,眼淚不自覺留下的文藝唯美電影。電影中的人物出場自然而不拖沓,每30分鐘就會出現一個轉折點。
從電影角度看,這部電影干凈利落,節奏緩中帶急,有如在聽海浪的拍打聲。畫面的唯美,大氣,是這部電影給人的最大印象,其次,是同性之愛的絕望和悲傷。李安用一種很平靜的方式,訴說著這段愛情的絕望和深情。
兩個男人,不需要太多的甜言蜜語,只是把對方的衣服好好的收藏著,一輩子單身著。默默遵守著對這份愛情一輩子的承諾。這樣的結局是必然,只能把這份悲傷展現出來,呼吁人們正視同性愛情。每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生物,都擁有愛的權利。
不論性別,不論年齡,不論種族,在愛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
把自己的認知強加給別人,束縛別人的自由,輿論別人的隱私,這不是伸張正義,而是大張旗鼓的作怪。每個人的認知都是片面的,都是通過自己的臆想鍛造出的一篇又一篇精彩的故事。
他們相愛,你覺得他們有什么資格談戀愛,兩個同性違背生理倫理,但是,你考慮過,愛,是沒有任何區分的,是平等的;他們離婚,男方再娶,你去批評再娶的小三插足,你看到了嗎,見到了嗎?愛情走到盡頭,并不是一方的錯誤啊,你憑什么只去怪小三;印度作為一個“強奸”大國,只要女性報案說被性侵,警方就會認為是男方的錯誤,那還有一種情況,女方為了訛錢故意把自己放在弱勢狀態,并不是沒有。
寬容一點,去善待這個世界,去善待世界上的不同,去平和感受每一份愛。
豈不是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