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說,“這世上根本就沒有從不吵架的夫妻,只有真不會吵架的兩口子”,靜靜的想一下,還真是這么個理兒。
從不吵架也許不代表著真愛無敵,時不時就抬杠拌嘴的也不證明就沒有真愛,俗話說“沒有馬勺不碰鍋沿的”,這應該就是真正的日子。只是把抬杠拌嘴吵成真架,以至于發展到摔盆子摔碗甚至于惡語中傷、拳腳相加的打架,或者實施冷戰甚至于殘酷的冷暴力,此番種種的“不會吵架”,才逐漸把真愛消磨成無情,有的甚至因此而達到反目成仇的“癲瘋狀態”,從而造成起碼是情感上的不可逆轉。
既然無法規避抬杠拌嘴,那就做“會吵架”的聰明夫妻,“不會吵架”的兩口子也要學著變得“會吵架”,這樣起碼不會發展到“積怨成仇”。“會吵架”是積極向上的互動,是卿卿我我或一段平平靜靜后麻辣型兒的調味劑——刺激過后又是滿滿的快感,豈不樂哉!
這,同樣適合于處朋友和戀愛中的男女,還有至親、閨蜜、密友等。而普通的朋友或同事,或許總是“謝謝”、“麻煩了”之類的相敬如賓。
回想起來,老C和小C之娘倆人,應該都不是“省油的燈”。八十年代末戀愛,九十年代初結婚生子,如今已到知命之年,一路走來從相識相知到干柴烈火的熱戀再到瓶瓶罐罐的生活再到磕磕絆絆抬杠繞嘴的“斗爭”再到現在的大地“春又回”,且正朝著親情十足的方向邁進,這也算歷程“無缺憾”吧。
記得在而立之年前后,倆人的抬杠拌嘴達到爐火純青的癲瘋,除了時不時的“熱戰”,最鬧心的是時不時的冷戰,這才嚇人。記得有一次因瑣事從熱戰到冷戰兩個人好幾天沒有講話,其實倆人都很別扭和別扭的很,家里的空氣仿佛都是凝固的,讓人窒息。
就在大概第五天吧,小C娘不知從哪里提回一袋花生米,回到家往桌子上一放甩了一句“會做花生蘸嗎?!”就回屋睡覺去了。此時老C猶豫了下,好像感覺到了什么,立馬打開電腦找度娘問了下“花生蘸的做法”,好在有食品加工的理論和相關實操經驗做支撐,馬上開干:準備炒鍋白糖玉米淀粉,炒花生熬制白糖糖漿拿捏火候和工藝,前后一個多小時忙忙呼呼,終于搞定——還不錯啊,稍微放涼顏色霜白口感脆柔味覺甜香,成功!足足一有小盆。
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站在那里猶豫了一下,還是捧起一小捧出爐不久的花生蘸,推開房門來到小C之娘面前,說了一聲“花生蘸做好了,你嘗嘗吧?”。小C之娘也“故作深沉”的猶豫了一下后起身接過,順手丟一顆放嘴里嚼了起來,而后又故作深沉的隨口說了一句“還有點溫乎,味道還湊乎吧”。我回了一句“那就好,沒辜負你老人家的希望”后正欲離身,她忽然說到“分裝成幾個小袋,明天我要拿單位去!”,老C說“好的,遵命!”。知道她又給幾個姐妹帶過去“顯唄”了......
第二天下班,見她又拿了更大一包花生米,放在桌子對老C說:這是我們單位姐幾個委托加工的,明天早上必須給她們交貨啊!于是欣然領命。
就這樣沒幾天,老C和小C之娘的日常生活就又回歸和諧與自然,“濤聲依舊”咧......沒有什么事是一捧帶著溫度的花生蘸所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捧。
實際上,無論是夫妻還是戀人還是父子還是同胞兄妹還是閨蜜還是密友,是日常接觸最頻繁的族群類別,除了“相濡以沫”、“相知相親”或意境絕美的“高山流水”,產生矛盾和摩擦也實屬自然和必然,不是要試圖刻意回避,而是要及時積極面對,順水推舟式的互為主動、積極回應,就不會養疽成患。
不是每天都有石破驚天的大事,特別是日常生活和情感上“一地雞毛”類繁枝瑣事所引起的不快,還真不是用一枚鉆戒就能從根本上解決的,在這個層面,不要奢想有一勞永逸的方式。比如,蹲在那里安安靜靜的認真的給你那個正憋氣的她剝上一堆青皮核桃仁,她總不會嫌棄吧。
這,才是永遠的生活,和生活的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