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跑步時長差不多有十五年了,雖然跑得不快 但總是規律的堅持。
最近幾年參加的馬拉松有些頻繁,去年3月跑了鄭開馬拉松,無痛到達終點,9月跑了寶泉75公里越野 由于膝蓋疼,在68公里處退賽,11月跑了鄭州第一屆馬拉松,30公里處膝蓋疼,咬牙懟到了終點。
問了很多跑步的朋友,他們大部分人都說你平時跑得太少,跑量沒有累積起來,這種高強度的比賽,你肯定受不了。
但我的身體 我有感覺,體力耐力方面,雖然有些疲憊,但絕對可以妥妥完成一場馬拉松,總是膝蓋疼痛讓我困擾。
2.17周日,約了中醫院的王醫生,拍了一個CT 再讓骨科的同事幫忙分析一下,骨科的郎醫生先看到片子就問:這個病人年齡多大了?
我連忙說:34,在看片子的醫生連頭也沒抬,嘆氣到:還這么年輕,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言辭間透露出問題的嚴重性
他接著說:這個問題主要是“軟骨磨損”,這個現象所有人都會有,但根據年齡的增長 這個磨損是同步的,你的情況要嚴重很多,年齡不大,但軟骨幾乎沒有了,建議你以后就放棄高強度的運動,好好保養 配合治療。
百科附錄:
這個問題是很多年的積累,在街頭的跑道和籃球場上揮汗如雨 摸爬滾打出來的,不是剛剛才出現的,之前我就隱隱約約感覺膝蓋有問題,只是懷疑自己的跑步方式不對 個體水平有限。
但,醫生的診斷結果還是讓我有些難過,以后不能跑步了,不能打球了,更不要去比賽了,連上山這樣的活動也要盡量避免參加。
但,這些正是我的熱愛啊!
《平凡之路》中有歌詞唱:
我曾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
在下個月舉行的鄭開馬拉松,我已經報名并且中簽,猶豫要不要再跑一個?
吃晚飯時,胖子問我這個馬拉松你計劃怎么辦?
正在起身離開餐桌的我說,我計劃把這個跑完,就當是告別演出吧!
這個想法在周日CT片出來之后就有了,但自己親口說出之后,不知怎地雙眼就模糊了起來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里曾說: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么也錘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