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事情畏手畏腳,不敢主動選擇,害怕承擔責任,萬一搞砸了賴我怎么辦?
其實人生容錯率大到可怕,我朋友有一次被安排在一個講座上拍照,她沒聽清,她以為叫她去聽講座,啥也沒干,最后也沒怎么樣的。
這一次從“愛自己”開始!“不夠愛自己”,既無法創(chuàng)造出強烈的動機,也無法讓我擁有足夠的能量去行動和創(chuàng)造,還會在生活中,以消耗自己的方式去維持生命的運轉。生命中所有的問題,都來自不夠愛自己。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我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美好;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我不能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自我價值感低,沒有自信;因為不夠愛自己,所以我早已迷失自我,失去與內心的聯(lián)結,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別人的期待里,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沒有目標,自然也沒有激情。
我們要相信搞砸就搞砸,把一切搞得一塌糊涂又怎么樣,干爆這個世界,無所謂。
別人的眼光這點,真的很難不在意,抱抱抱,多向內求,還有推薦《被討厭的勇氣》,學會課題分離,還有一個我深受啟發(fā)的觀點就是,萬物共生,小草大樹我們每個人都是天地中很渺小的存在,眾生平等(就是平等,不要感覺自己不行,低人一等,管它是誰)
慢慢來,你一定可以做到的,也謝謝你真誠的文字,我感覺非常開心。
——“有人喜歡你嗎?” ——“我喜歡我自己。” 早些年我就被“愛自己的100種方式”所觸動,獎勵自己一塊小蛋糕,吃一盒小草莓,或者送給自己一束花,后來,我不懂,為什么我總是會在心里暗暗地想因為什么什么原因所以才讓自己好好享受一下吧,比如生日,比如周末,“一周辛苦了”······
剛開始閱讀的時候,“沒有自信,沒有目標,沒有激情”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迷茫的我看不清前方,我尋找,我嘗試,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漸漸地,這種感覺越來越嚴重,我好像陷入了虛無主義,我開始疑惑,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找不到,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沒有意義,我是承受不住這種“無力感”的,所以我不再問了,正如史鐵生先生所說“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jīng)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我與地壇》,我開始想“怎么活”?怎么活。
我好像找到屬于我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