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發布后,我驚奇地發現自己在簡書上碼的字已經達到30萬+了。
我是在今年三月中旬入駐簡書的,算來剛好滿九個月。
9個月,30萬字,150篇文章,800余粉絲,2700個贊——這幾個數字分別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我前期的寫作狀況,所以,可以把它們當作我寫作的KPI(關鍵業績指標)。
現在臨近年底,很多公司都該用KPI衡量員工的績效了。此時,我也有必要逐項分析一下自己寫作的五項KPI。
指標一:時間—9個月
當初在簡書開設賬戶時,對自己能夠堅持寫多長時間完全沒有把握,更沒有想到能寫9個月,可以說已大大超乎自己的預期。
自開寫以來,我沒有中斷過一個月。
為了讓自己能夠堅持下去,我將自己置身于寫作的環境。當知道身邊有很多人在寫,而且還經常發現,那些有才華的人反而更勤奮的時候,實在找不到偷懶的理由,就這樣,不知不覺寫到了今天。
寫作的人,是孤獨的。這句話在以前或許適用,放在現在這個時代卻不一定成立了。
無論做什么,同好之間的互相鼓勵和支持都是很重要的,寫作也不例外。很難想象,如果只是自己悶頭寫,我能堅持幾天。
因為,寫作的時候人很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如果能夠及時得到來自朋友的正向反饋,無疑就會增強信心。而那些寫作的朋友彼此之間更容易懂得, 來自他們的反饋無疑會更有意義。
指標二:字數—30萬字
30萬字是個什么概念呢?以10萬字為長篇小說的底線,那就相當于三部長篇小說的字數。
如果9個月按270天計算,平均每天寫了1100字。
每天1100字,看似不多,實則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因為寫作不止是“寫”就行了。首先要有想法吧?要有素材吧?不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呀。
可是,這下鍋的“米”需要自己去尋、去找、甚至要播種。所以,找米的過程往往比做飯的過程更需要時間。
有句老生常談,要輸出,就必須要輸入。這簡直是絕對的真理。
所以,為了有東西可寫,已經很長時間不怎么看書的我也硬著頭皮讀起書了。9個月下來,沒想到竟然也讀了些書,有紙質的,也有電子的。以前經常查看微信運動中記錄的步數,現在則更愛留意微信讀書記錄的時長了。
雖然總有人分享關于如何讀書的所謂“干貨”,我還是學不會那些速成法。我好想只能用笨功夫,一般都是從頭讀到尾,如果想寫點體會,說不定還需要再反復讀。所以,感覺讀書還是很花時間的。
當然,把時間花在讀書上還是很值得的。不是有人說嗎,你的樣子里藏著你讀過的書?書,讀過了,這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收獲,是誰也搶不走的收獲。這里只是想說明,對我來說,平均每天1100字真的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
不過,盡管不輕松,也還是做到了。
指標三:篇數—150篇
270天,30萬字,150篇文章,平均不到兩天寫一篇。
我不是俗稱“話癆”的人,可以想見,把那一行行字排列成這么多篇文章,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我沒有特別擅長的寫作領域,我所寫的題材看起來比較多,實則卻很窄。
我基本沒有寫過影評。因為說實話,很多電影我自己看得都似懂非懂,更別說寫出有獨到見解的評論了。
我也基本沒有寫過職場類的文章。因為我感覺自己沒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去指導別人。
我也基本沒有寫過一天從早到晚做了什么的流水賬。因為文章既然不是鎖在抽屜里,它就不僅僅是屬于我自己,哪怕只有一個讀者,我也希望他讀完之后多多少少能有點收獲或共鳴。
我也基本沒寫過娛樂八卦。因為知道誰和誰好了,誰又和誰分了又能怎樣呢?缺少那點兒談資又怎樣呢?
我也基本沒寫過......
總之,我沒寫過的文章類型簡直是太多了。你可以想見我能寫的東西是多么有限。在這樣的情況下,竟然也累積了不算少的文章,而且還每篇平均兩千字。
每篇文章兩千字左右,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合適的篇幅。
因為一篇文章如果字數太少,往往就會感覺有些思想沒有表達清楚,或者分析的不夠深入,會讓人讀著不過癮。當然,文字功底相當出眾的另當別論。
不過,也要切忌簡單地堆砌文字。畢竟,文字是為了表達思想,想說的說清楚也就足夠了。不能只圖自己一時痛快,宣泄完就完了,一定要顧及讀者的閱讀體驗。
指標四:喜歡數—2700多個
寫下30萬字才獲得2700個喜歡,和很多寫作高手比起來,真的不算多。
但是,說實話,每一個喜歡我都很在意。一是因為那個位于屏幕底端的“心形”不是那么容易按下去的,很多簡書作者寫了很長時間都沒搞清點哪里。二是因為簡書不同于微信朋友圈,大家基本上互相不認識,一般不是礙于情面或者出于禮貌才點喜歡。三是因為在簡書上,絕大部分人既是讀者,又是作者,能寫的人當然比一般的讀者品味更高,是不那么輕易會點贊的,只要點,那就是真的喜歡。
另外,我注意到這些喜歡數并不是平均分布的,比如說,每月300個,或者每篇18個。
其實,在很長時間里喜歡數增長得很緩慢,好像是到八月底,也就是寫了五個月才累計得到1000個喜歡,又過了兩個多月達到2000個。
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文章的質量是在提高的,是一直在進步的,只是這個進步不是線性的,在開始的時候進步的比較緩慢,后期則比較明顯。所以,我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我不奢望突然寫出一篇“爆文”,只要一直進步我就很高興,哪怕很慢很慢。
指標五:粉絲—800余人
和上一個指標類似,寫下30萬字才獲得800個粉絲,和很多寫作高手比起來,真的不算多。
但是,還是那句話,每一個在簡書上的粉絲我都很在意。
最近很多有微信公眾號的朋友都愛吐槽,又“掉粉”了。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想想自己,說不定就剛剛取關了一些公眾號呢。微信公眾號是相對封閉的,在開通初期,熱心的親朋好友出于好意關注了你,但是個人的公眾號往往沒有太多精力去做所謂的“運營”,所以“漲粉”不容易。加之人們深受信息過載之苦,越來越認同“斷、舍、離”的理念,難免就對那些看不過來的或者不感興趣的號取消關注,這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簡書則不一樣,它是一個開放的平臺,不需要作者個人花精力去做什么運營,只要文章的確寫得還不錯,又一直持續寫,關注你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我就發現一個規律,每當自己有一篇還算不錯的文章被推薦到首頁,而且“熱門”時間比較長、閱讀量比較大的話,就會帶來一些粉絲。這些粉絲可不是親朋好友礙于情面才關注你的,主要還是被你的文章所吸引的。
所以,我認為簡書上的粉絲那才是真愛。
所以,我認為在簡書不用想太多,寫出好文章才是硬道理。
30萬字,應該也算寫作之路上的一個小小的里程碑吧,特寫此文以作紀念。請原諒我不夠矜持,這也算是自我激勵的一種方式吧,激勵自己寫下去,說不定能寫到50萬字,100萬字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