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晶島》目錄
羅卉兒去年回到這個南方小城的時候,剛剛23歲。像她這種性格的女孩兒,很難適應北京那么快節奏的生活。作為家中的獨女,母親也希望她回到這個城市。哪個當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遠走高飛,事業有成,但羅卉兒的父母一向樸素低調,不喜歡自己的女兒去追逐那些所謂的名利富貴,只希望她能夠踏踏實實的成家,過一個平凡快樂的人生。
羅卉兒雖然性格沉靜,做事溫吞,卻不是個乖巧的女兒,她一向特立獨行,敢做敢為,凡事都有自己的主張。之所以聽父母的話乖乖地回來,是因為實在厭倦了在大城市無根的漂泊感。說到底,是羅卉兒對這座生她養她的小城市充滿了感情,在離開它三年之后,她發現自己對它是無比的思念。特別是在遭受到挫折的時候,當她坐在自己逼仄的出租屋,面對著殘羹冷飯,就無比想念母親做的飯菜,“回家去”的想法就愈加的強烈。父母淡泊的脾性對她的性格影響至深,從骨子里厭惡那些不切實際的浮華,在北京漂了三年,見過形形色色的人,相比大城市的喧囂,她更喜歡小城市寧靜安然的氣氛。
羅卉兒的父親前兩年已從單位退休,是個沉默內向的老頭,看見她回來,高興的不得了,“你回來了,很好!”,他就說了這一句,他一向不善于表達,為了表示歡迎,接下來的三天他都沒有出去釣魚,盡管他的老友來叫了好幾次。相對于父親的寡言少語,母親就顯得羅嗦多了,家里七大姑八大爺,左右鄰居的發生過的事都給她說了個遍,兩個人一邊干家務一邊說話,雖然是母女,勝似姐妹,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羅父在一旁炒菜,不時笑呵呵地看她們一眼。
這個簡單而幸福的三口之家曾經遭遇過大災難,羅卉兒其實有個哥哥,是一個漂亮可愛的男孩,可能是太讓人喜愛的緣故,連老天爺也不舍得他在凡塵受苦,五歲那年把他召回去了——因為先天性心臟病而夭折。那時,年輕的羅父羅母還在同一家單位上班,這一悲慘變故給了他們致命的一擊,羅母精神恍惚,從此便辭職在家休養,直到幾年后羅卉兒出生,這個死氣沉沉的家庭才重新煥發出了生機。羅卉兒一出生,就得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家庭的關愛伴隨著她的成長,不過,羅父羅母都是受過教育的文化人,雖然經歷過喪子之痛,對這個姍姍來遲的掌上明珠卻不會盲目的溺愛,所謂愛之深教之切,兩人在教育羅卉兒上花了大功夫,力求讓她成為一個明是非,懂善惡,有獨立人格的正常人。
夫妻倆的教育很成功,盡管家境優渥,作為獨生女,羅卉兒身上沒有被寵壞的孩子身上的那種驕縱之氣,她的性格溫和,做事沉穩,且很有主見,當她從北京回來后,這一特征尤為明顯。夫妻倆很欣慰,不過又覺得她沉穩得過了頭,正是如花的年紀,既不喜歡打扮也不愛交朋友,只是靜靜宅在家里看書,羅媽媽現在又開始擔心,怕她嫁不出去了。
“趁著我和你爸還有精力,趕緊找個人嫁了,生幾個小外孫給我們帶。”有時她故意像開玩笑這么說。羅卉兒對于嫁人這回事一點也不著急,她每天騎著電動車滿大街亂跑,拍照片,寫稿子,她在網上幾個寫作平臺注冊了賬號,忙的不亦樂乎,有時也給雜志社投稿,換點零花錢,前幾年在北京忙著找一日三餐,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兼顧自己的喜好,如今她才覺得活著道上,用她母親的話來說,“這孩子簡直著了魔。”
羅媽媽說歸說,對于羅卉兒的事也不多加干涉,畢竟她是一位開明的母親,不過皇帝不急太監急,羅母已經擋了好幾波來提親的人,在一個小城市生活,就是這點不容易,誰家有女初長成,那些三姑六婆比誰都清楚,在她們的陳舊觀念中,二十四五了還不嫁人肯定有問題,他們樂于拉幫結隊,極力于撮合一對對孤男寡女,似乎是他們一生追求的事業。自從羅媽媽放出話后,來提親人才少了,不過時不時還是有不知情的人來問,“她的事她自己做主,我們做父母的管不了那么多”,她一般都是這么說的。
被問得太多,連羅媽媽也不耐煩了。“卉啊,今天是周末,不出去玩嗎?
羅卉兒正啃一塊豬蹄,母親的手藝真不是蓋的,這麻辣豬蹄燜的軟爛入味兒,實吃在嘴里又Q又香,羅卉兒和連手指上的蘸汁都舔食干凈。
“去哪兒?等一下我還要趕一個稿子。”
“年輕人,多交幾個朋友,周末出去玩一下,對你寫文章都有好處。”
羅卉兒笑笑,拿紙巾擦過嘴巴,母親話中有話。“媽,你想說什么?”
羅母趕緊湊過來,“舞蹈隊的劉阿姨,有個侄子各方面條件都不錯,年齡跟你也合適,要不要見見?”
“媽,”羅卉兒哭笑不得,“你嘴上說是不急著把我嫁出去,其實心里很想吧,嗯?”她緊盯著母親,眼神里顯得咄咄逼人。羅母站起來收拾碗筷,“隨便你怎么想。”一邊閃到廚房去了。羅卉兒幫母親搞完衛生,洗過手來到客廳,羅爸爸正在看新聞。
“爸,今天不去釣魚嗎?沒見林叔來叫你?”
“剛打電話來說今天血壓有點高,不知道還去不去,我再等等。”他轉頭看著她,“要不要陪我去釣魚?整天悶在家里不好。”
“這是你們老年人的活動,我才不去,我也有自己的事。”羅卉兒歉意地笑笑,表示沒有興趣。
“嗯”,羅爸爸不再說什么,又專注地投入到新聞當中。自2015年以來,由于戰亂,中東局勢很不穩定,各國難民紛紛涌入歐洲,國家的政權被顛覆,人民流離失所,這些人在通往歐洲的路上困難重重,電視上每天都有難民遇難的消息報道,這些人亡國之后,一并失去的還有他們的人格,尊嚴以及生命。羅父很關注新聞局事,特別是敘利亞的難民危機,每天觀看新聞的習慣雷打不動,他熱衷于了解世界格局變化,但現實生活中卻對政治完全沒有興趣,自從退休后,先是伺弄花草,又養了幾只寵物,后來就完全迷上了釣魚,他購買了整套專業工具,和小區里的幾位同伴,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消磨在釣魚這件事上,像他這種性格,釣魚的確是再合適不過的消遣,他也從中找到了樂子。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