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2——劉曉燕
? 今天平安夜,上周跟小兒子幼兒園的班主任約了今天下午去班里給小朋友講故事,面對的是35個中班的小朋友,以下做出總結。
實踐繪本:《100個圣誕老人》
面對人群:35個幼兒園小朋友和3位老師
運用的法寶:共情體驗
解讀文本,這是一個有關圣誕節和圣誕老公公的故事,不同的是,這是100個圣誕老人的故事,世界上有那么多小朋友需要送禮物。當然需要很多圣誕老公公來幫忙啦,而圣誕老公公只有圣誕節那天工作嗎?當然也不是,一年四季,圣誕老公公都在做準備,每個不同的圣誕老公公也是一種職業啟蒙的體驗,他們需要養護圣誕樹,統計需要為多少小朋友準備禮物,需要練習造彩虹等工作。
作者:日本 谷口智則? ? 余治瑩/譯
作者197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畢業于金澤美術工藝大學。繪畫風格鮮明,令人記憶深刻。
故事前—“準備姿勢”:
1.在繪本講師總群里看到阿渡老師分享的《100個圣誕老人》PPT,雖很清楚,還是想買到書籍,原本以為快遞運輸來不及今天的實踐,沒想到昨天竟然收到了。有了書,帶著書的味道,更能理解書的內容,有了這種快樂的感覺,就能傳遞給孩子。
2.暖場活動:送圣誕帽子,營造圣誕氣氛,歌曲《鈴兒響叮當》律動操
3.巧妙提問,開放性問題,為什么有100個圣誕老人呀?你最喜歡哪個圣誕老人?等
4.顏色紅色,鮮艷的衣服,符合圣誕主題
成功的地方:共情體驗感,小朋友紛紛發言,有的小朋友回答,有這么多圣誕老人,是因為圣誕老公公的肚子特別大,生了100個小圣誕老公公嗎?圣誕老公公忙不過來,所以需要100個圣誕老公公!我喜大個子圣誕老公公,我喜歡小個子圣誕老公公,我喜歡釣魚圣誕老公公……小朋友們感受到了圣誕節的氣氛,也體會到了圣誕老公公的工作繁忙和忙完之后需要好好休息。
不足的地方:音樂律動操播放的時候,音樂斷線,自己對音樂律動并不擅長,自己沒有記住動作。小朋友很多,問題也多,現場控場能力不夠,有時候不知道該繼續回答孩子的問題還是該繼續講故事。
真的有100個不同的圣誕老人,小朋友可以數很久,也可以研究好久。祝福小朋友們快快樂樂!
第一次繪本實踐,踏出了第一步,鼓勵自己,繼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