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淳一的《失樂園》,在電腦上手機上看了一天,結束了。內心很不平靜,想著總要寫點什么。
近二十年來,象這樣癡迷地看書,很少。
上班以后,一是少有大塊閑散的時間;二是沒有得到心儀之書的渠道;三是難得靜謐讀書的環境與心情。
有時候一個人獨處,心慌意亂,刷肥皂劇,失眠,躑躅徘徊但并沒有一書在手,于是很落寞。工作間隙一群人吵吵鬧鬧,閑聊,淘寶,沒有主題的日子一天天滑過,空虛而寂寞。我想我還是愛看書的,只有讀書能讓我內心充實與沉靜。但我怎么也不適應讀這種電子書,端坐桌前對著電腦,還要對付時不時跳出來的廣告及伸在電腦屏幕前的腦袋,或長時間面對手機屏幕的眼睛不適,讓我感覺不到讀書的恬靜、享受及樂趣。但不可否認,閱讀電子書方便也最容易,想看什么書就能看什么書,我想我可能得逐漸接受這種閱讀方式。
扯遠了。話說回來,以前我從來沒有看到任何一本書能象渡邊先生一樣把外遇或偷情寫得這么入骨,真實,唯美而又悲情。久木和凜子的愛及經歷讓人有一種切身徹骨的疼痛感。讀完了又從頭翻起,一點點細斟,不忍釋手。如果只看到了情欲與性愛,不免膚淺。我想到了人性!原始的欲望,內心的掙扎,對愛的向往及洞穿的人生,都那么清晰地平鋪在眼前,讓人震撼與認同。
看完后,做飯,吃飯又看了近十集肥皂劇至凌晨一點,仍不能從書的情節中走出來。眼淚一直在眶中打轉,很難受想哭,倍加孤獨與傷感。或許我有輕微的抑郁癥,甚至我羨慕久木與凜子的相遇與選擇,沒有人能選擇自己的“生”,但他們做到了自主選擇“死”。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死亡的方式與方法,有幾個人能隨心所欲?但他們做到了。可能這也正是小說與現實的區別。
這本書,通過人物寫真式的心理描寫突出兩個主題“愛”與“死”。這兩者看似相對立實則相輔相成。愛的極致愛的頂峰愛的永恒沒有其他依托外現,只有死亡。他們是幸運的,終其一生于茫茫人海還是找到了對的那個人,這個概率或許只有幾萬萬分之一。世上有多少對貌合神離的夫妻就有多少種悲劇人生。有人為結婚而結婚,有人為賭氣而結婚,有人為錢權而結婚……,異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