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一個多么美好的節日,天上有滿月,地上有燈火。
我想中秋節的誕生一定是在那豐收的仲秋時節,有盈盈滿月照耀,那一刻,勤勞的古人心中一定泛起了滿滿的幸福與期待。于是覺得,中秋的歷史,便是那世世代代中華兒女的心情,對這美麗節日炫麗或無聲的響應。
小的時候愛吃甜食,自然愛吃月餅,那時候條件沒有現在好,物質也沒有現在豐富,能有月餅吃是件很高興的事情。爺爺的生氣在中秋節前一天,于是大叔、大嬸,二叔、二嬸、哥哥、姐姐……總之一大家人都會在那天晚上聚積在爺爺家,月餅當然便可以吃個夠,滿滿的團圓氛圍,在記憶里如月餅那般甜。
后來,一個人外出上學,中秋便不大多在家里過了。自己不是個愛說話和表達的人,父母也都是農村人,他們的愛像他們那個年紀的人一樣樸實、緬甸,中秋也只有一個電話,常規的幾句話,最近怎樣啊,有沒有放假,還有沒有錢……可心里確是滿足的,因此感慨,感情實在奇妙,雖遠隔千里,卻也分毫不差。雖說那時不愛吃甜食了,但也會給自己買上一個月餅,一個人吃得很香。唯一的遺憾……就是,那時的月餅……一直沒有吃到愛情的餡!
等在外的日子久了,便會有思戀,偶爾也會有一些思考和困惑,你說,人生短暫,一生中不變的不過就那么幾個家人朋友,一個人,常年在外……人們為何會如此,又究竟為了什么,是否值得,社會的交融造就了遠方,也造成了太多的分離。要是趕上中秋,傷感反而少了,這團圓的節日反而神奇的安慰了不少人,所謂“天涯共此時”大概就有這個意思吧。便會一個人在操場上草坪上一圈一圈的走,慢慢看著遠近的燈火,和點點行人,任思緒發散、停滯,等月兒圓了,拿出手機一張又一張,想要拍下這美好,可惜那時候的手機還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可是,那又怎樣呢!
長大一些,回到了家鄉,真的團圓了,父母也年邁了,很慶幸還能追上時間的腳步,在他們變老的歲月里相陪。等到了中秋,便會提上大包小包的月餅,往外到處跑,后來一年,有人提著月餅和我一起到自己家給自己父母,感覺真好!這個中秋,生命中有了另一個人,一個希望,覺得好生圓滿。
這個中秋,我在自己的心上畫了一個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