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朋友咨詢我面癱后遺癥應該如何處理。我回答是要看具體哪些問題。
兩年前接診過一個病人,周圍性面癱。42歲,女性,病史兩個月余。當時是冬天,病人吹冷風得了面癱。眼睛,嘴,和鼻子附近的肌肉都有受累。當時病人在省會一個很有名的針灸醫生那里扎了一個月,有好轉,但效果很有限。而且當時出現了唇周圍麻木的現象,麻木有越發嚴重的趨勢。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時脈象弦,舌沒有歪,舌淡苔白。本證辨證上無特殊,舌頭并沒有歪,由于嘴唇周圍麻木,環唇的脈主要是肝經和任脈。所以沿著這兩條經找壓痛點,而且以遠端取穴和近端取穴結合的方式處方。取穴除了常規的面部取穴(頭維,頰車,承漿,顴髎,口禾髎,太陽,魚腰,陽白等等),還取了一針廉泉穴,這個穴是之前那個醫生沒有取的。考慮到患者唇周麻木,扎廉泉穴的時候通過手法讓患者唇周產生針感,在針感強烈時迅速出針。每天一次,五天以后麻木消失,十余天后面癱基本痊愈。
對于面癱的治療,很多醫生把精力放在肌肉的牽拉,局部取穴,以及配合谷,列缺等。面口合谷收,頭項尋列缺嘛。這樣確實很多病人都有效,但要徹底治愈有一定難度,療程也很長。
圖片發自簡書App
除了局部取穴以外,還可以針對病機進行治療。比如風偏勝,可以取風池,風門,頭維,風市,太沖等等。寒偏勝可以取百會,關元,至陽,大椎等,局部也可以加艾灸。情志不舒可以加足厥陰肝經的穴位,扎了以后讓患者睡一覺。如果有熱也可以配合透刺或者放血。如果局部有麻木,就好像本案一樣,那可以取血海,膈腧,也可以根據部位來,嘴部麻木選廉泉,鼻部麻木選口禾髎或者迎香,眼部麻木可以選太陽,攢竹,額部麻木可以選陽白,麻木的選穴要扎出針感才行。
對于面癱,有些人覺得很簡單,實際上要扎出好的效果并不簡單。對于效果不理想的病人要多思考,其病機是什么,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治療。
喜歡的可以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