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開始寫這個專欄,我內(nèi)心是抗拒的。
原因之一呢,現(xiàn)在網(wǎng)上類似的雞湯太多,【在大學】這個專欄一把控不好,就要會變成千篇一律,人云亦云的東西。
再者說,無論怎么修飾,總會給大家一種說教的感覺。
我們當初,是兩個大學生想要把它做得很酷。“教你怎么過好大學四年”,聽起來不僅一點都不酷,還很虛偽又教條。
可是為什么還是開了呢?
上個月開學,有幾個新生加了我的qq。
關(guān)于“要不要加入學生會,參加許多社團活動有什么好處”這種問題,我告訴他們要想清楚自己的目的,學生會和社團大都被妖魔化了。玩玩可以,真想在里面做出成績會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然后他們的反應(yīng)都有一點相同。那就是問別的學長學姐,只會告訴他們,“好好努力”,“會有收獲”這種套話。反而只有我說的話,切合了他們內(nèi)心不敢表達出來的那些小心思。
大家只會告訴你,考四級啊,考完四級考六級啊。
想找個好工作就要讀研啊,想讀研就要好好學習啊。
可是不對啊,難道大學四年除了考證讀研,剩下的時光都毫無價值了?
難道大學僅僅只是一個分流所?一部分人去工作,一部分去讀研。就這樣二選一,沒有捷徑,沒有驚喜?
大家同流合污,泯然眾人。
我們要做這個專欄,不是因為這個專欄本身很酷。而是因為大家同流合污,泯然眾人的樣子,太不酷了。
醫(yī)生唱的《任我行》,里面有幾句歌詞很貼切大學生活。
那次得你冒險半夜上山
爭拗中隊友不想撐下去
那時其實嘗盡真正自由
但又感到?jīng)]趣
這四年,是你嘗盡真正自由的時候。這四年,也極有可能,是你回首望,覺得無趣又后悔的四年。
多少人死在這四年中,從此人生千篇一律,一眼望穿。
去年我在南門外的網(wǎng)吧玩了一整晚。下樓坐電梯時,我對這反光玻璃,看見的沒有絲毫的喜悅和滿足,只有空虛。
掙脫了應(yīng)試教育的僵硬管制之后,我們面對新鮮自由的空氣反而無所適從。
像剛剛刑滿釋放的囚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已經(jīng)喪失了自由生活的能力。
我們肆無忌憚地打游戲,追劇,看小說,只是為了掩飾內(nèi)心的恐懼——除了這些,我們真的不知道還能做什么。
除了這些,我們真的不知道還有什么,匹配得上所謂的“真正自由”
高中老師常說的那一句“你們現(xiàn)在拼命學,到了大學才能拼命地玩”,現(xiàn)在竟成了我們的詛咒。
曾經(jīng)在一次郊游里,不聽隊友的勸告,非要半夜冒險上山。
你是固執(zhí)而倔強的,一直特立獨行的,沒人能攔得住你。
可你半夜登上山,周身無人來陪。
這樣的真正自由,你也自感無趣寂寞。
你是想學鋼琴的,你是想換專業(yè)的,你是想談一段轟轟烈烈的戀愛的,又或者,你只想讀夠之前沒時間讀的書,玩夠之前沒時間玩的玩意。
離隊要有膽量
如果有幸,讓看了專欄文章的大家,多了一點點膽量,大學四年多了一點點自由,那這就是我們做過最酷最酷的事了。
這會是一個更新很久的一個專欄,然而我們想表達,想讓大家接收到的那些情感和體悟,又不會止于這個專欄。
只望各自成長,享受這稍縱即逝的真正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