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五,下班,乘地鐵,轉(zhuǎn)輕軌,背個簡單的雙肩包,一副耳機,從城市這頭因為方便辦公要常住的家到城市那頭一個周末休息、生活的家。****根本不用像個流浪漢一樣把衣物帶來帶去,****每個家里都備有用過的洗簌用品和換洗衣物,****不用像住酒店一樣,還用一次性的牙刷,袋裝沐浴露、洗發(fā)水;也不用像住朋友家一樣換閨蜜的不太合身的睡衣,****如果是突然襲擊,朋友還會帶著你到附近便利店買這些東西,然后你還得猶猶豫豫要不要搶著付錢,如此尷尬。****那樣你當(dāng)然會覺得自己是個過客,是路人甲、乙。****
周五,告別繁忙的工作,事實工作總也忙不完。邁著正常的步子,不用在意自己慢了一步公交就走了,地鐵“叮咚、叮咚”就關(guān)門了,不用像上班一樣趕時間怕遲到的尷尬,也不用像下班一樣疲疲倦倦,巴不得馬上坐車到家,卸完妝趕緊把自己扔到床上。
02
****每個人生活在塵世中確實不易,很多時候獨自一人感覺像是一個過客,****即便那些常常在朋友圈曬閨蜜,曬幸福的朋友。曬幸福的人常常因為當(dāng)下的幸福真的是來之不易,想表達(dá)當(dāng)下那種心情,那一剎是激動的,如果那些幸福像家常便飯一樣,那自然就不會去曬,那便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而多半時候,在努力奮斗過后也好,肆意揮霍時光過后也罷,靜下來的時候,總有種無法言喻的孤獨感襲來。
我是那種比較喜歡安定但不喜歡固定的人。我喜歡走動的人生……
安定讓我不那么孤獨,或者說減少孤單的頻率和時間;不固定的日子能讓我時刻保持新鮮感,不那么厭倦已有的生活,相反,更熱愛生活。
****談到孤獨,多半是我們自己給的,你大可以打破這種孤獨,至少不那么孤獨。****
我常常把一些衣物落在我常光顧的朋友的家,不是忘掉了,是有意,那個家我大多數(shù)住著是自然、舒服的,那么怎樣可以保持這種狀態(tài)呢?把便服和睡衣各方一套就夠了,****第一次去就備好洗漱用品,走的時候讓它干燥一些固定放好在某一個位置,交代閨蜜或朋友這是你的洗漱用品。****閨蜜很開心讓你在她的地盤有舒服的感覺,你也不必只是說說“你家蠻好,下次再來!”這都為你下一次的到來提供了條件,不管下次是否會真的過去,還少下次過去你不會再覺得麻煩,還帶這些雜七雜八,****你隨時可以在你落魄或是需要靜靜的時候坐個車就過去了,你在朋友家用的都會自己用過的東西,瞬間會有一種歸屬感、存在感。那里留有過你的氣息,****早晨,穿著自己的睡衣就出來了,不用還裹著來的時候心情糟糕穿的衣服。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這就是存在感。
03
當(dāng)在寫這些文字的時候我腦袋里就浮現(xiàn)出我在閨蜜家,在姨媽家,在姥姥家的場景,在這些我最喜歡去的家里都會有我用過的東西存在,編織一半的小花,制作的手工項鏈,留下的發(fā)卡。我不在不會有人去碰,看到了就會期盼著那一天我會過去,心里有個惦念。過去了,吃的是他們的,隨手用的都是自己的物品,仿佛在那個家里你也是一份子。不會那么的官方客氣,不會讓人有一種招待好我就是一個要完成的任務(wù)。
如果哪天你感覺到了“東西都有,你都熟悉,你隨意些吧。”那么你自然也就不會那么孤獨了吧!
如果你去到你最親密,最熟悉的人那里絲毫沒減輕孤獨感,那不妨試試這種方式。我很多朋友那里都會與我的手機充電器,佩飾,衣物,我總能想到一個我可以想去就去的人那里逃避暫時的不快樂。我不會覺得自己像個過客,別人一家子開玩笑,我插不上什么話。這種方式是自然形成的,后來我才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前期我并不知道自己這么做會有這樣的效果,后面才慢慢踐行后形成了這樣一種感受,目前我才敢姑且稱之為"方法"。****
當(dāng)你感到別人對你生分了,覺得自己像個過客,其實有時候是自己沒有創(chuàng)造好前提條件,你自己已經(jīng)將自己置身于孤獨的環(huán)境。刷存在感是主觀,真正感到“存在感”這個東西是客觀,可見的。